摘要
據本文的研究,‘傖父’一詞最早或可追溯至東漢,而這個詞語本身,初時並無任何貶義;直至宋代,仍有學者指出‘傖父’乃尋常稱謂語,並無罵義。此詞相關的貶義,其實只曾產生於應用時的語境之中。後世辭書多不察,以此詞爲罵人語,乃以某一文例之用義凌駕於詞的本義,屬以偏概全。我們考知,‘傖父’一詞由南朝至明清,已用作書畫藝術和詩文評論術語。而此詞作爲詞學批評術語,則最早見於北宋末年陳師道詞話,漸次盛行於明清時期。作爲詞學批評術語,此詞的用法十分多元化且具相對性,涉及評論詞的體格、詞體正變的分野、風格氣質、語言修辭、對詞律的認識等等。‘傖父’是一種人物形象,用於詞評之中,它代表了俚、俗、粗、硬、獷、率、莽、直露、刻劃、拖沓、堆砌、刻意模仿等等比較抽象的概念。
出处
《词学》
CSSCI
2015年第1期31-55,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