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桃蚜迁飞性有翅蚜携带传播蚜虫病原真菌的证据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自然隔离状态下,从2001年10月下旬至2002年1月上旬逐日自空中诱集桃蚜(Myzus persicae)的迁飞性有翅蚜共计760头,经室内单头饲养7d,有266头因真菌病害而死亡,其中87.3%死于饲养的前3天.引起有翅蚜死亡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虫霉,占94.6%.其余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虫霉引起的死亡中,新蚜虫(?)霉(Pandora neoaphidis)占66.1%,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占22.6%,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a planchoniana)占9.7%,弗雷生新接霉(Neozygites fresenii)占1.6%.有2头有翅蚜尸系新蚜虫(?)霉分别与安徽虫瘟霉和弗雷生新接霉的复合感染所致.这些结果是关于蚜虫病原真菌借有翅蚜迁飞而传播的证据.
作者 陈春 冯明光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332-1334,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本研究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070514 39870513)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冯明光 李增智 等.虫霉菌及其利用.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3-291.
  • 2李增智.蚜虫的病原真菌新种--安徽虫疫毒[J].真菌学报,1986,5(1):1-6.
  • 3李惠萍.安徽虫瘟霉的流行学特征及引发桃蚜流行病的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杭州,2000.1-91.
  • 4李惠萍,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1页
  • 5Feng M G,J Invertebr Pathol,1998年,72卷,246页
  • 6唐启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1997年,1页
  • 7冯明光,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1995年,273页
  • 8Feng M G,J Appl Entomol,1992年,113卷,376页
  • 9Feng M G,Environ Entomol,1991年,20卷,1699页
  • 10李增智,真菌学报,1986年,5卷,1期,1页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74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