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指导意义——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个案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陶行知"知行合一"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思想为指导,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教育,要制定符合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案,开设社会实践课,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同时要做好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开门办学、教学计划和课程开设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实践教育。
作者
陈清莲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出处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87-89,共3页
Research o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陶行知
知行合一
实践教育
锦城学院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洪波.
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的论争[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66-7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5]毛泽东哲学批注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6
1
赵东.
实践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结[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20-23.
2
张智涛.
论我国宋明时期的知行观[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37-41.
3
李翔.
浅析王夫之的知行观[J]
.文化学刊,2017(8):177-179.
4
邢馨月,赵霞.
“知行合一”道德观的实现[J]
.改革与开放,2018(2):62-63.
被引量:2
5
李东.
关于传统知行观中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的理解[J]
.西部学刊,2019,0(9):125-128.
6
郭建麟.
夏乃儒“四阶段说”视域下的中国知行观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2024,41(2):35-40.
同被引文献
1
1
赵苏.
行为知始 学以厚生——陶行知之新教育观初探[J]
.职大学报,2010(2):106-1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陈小玲.
知行合一——现代教师成长的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9):23-24.
1
郭碧惠.
浅谈“知行合一”思想用于作文课堂教学[J]
.快乐阅读,2015,0(16):43-43.
被引量:1
2
汪平.
新形势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几点认识[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2):89-90.
被引量:5
3
姚卫民.
大学生实践教育探析[J]
.江苏高教,1987(4):15-18.
4
贾小琴.
大学生实践教育现状分析[J]
.新一代(理论版),2011(9):123-124.
5
龚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实践教育[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1-84.
被引量:3
6
顾红平.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7,0(4):106-107.
被引量:8
7
许继安.
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实践教育探析[J]
.文教资料,2010(3):217-218.
被引量:6
8
高丽.
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J]
.太原科技,2009(1):32-33.
被引量:3
9
孔立智,刘锁兰.
大学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新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9):68-69.
10
曾勇屏,刘应君.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6-18.
被引量:4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