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52
-
1童然星.五四运动前后的李大钊与邵飘萍[J].文史精华,2007(4):37-42. 被引量:2
-
2朱务善.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J].历史研究,1962(4):52-57. 被引量:8
-
3康沛竹,江大伟.五四时期瞿秋白思想发展历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S1):62-68. 被引量:3
-
4郭德宏.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2):21-27. 被引量:3
-
5姜继玉,毕于建.论五四运动与周恩来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J].齐鲁学刊,1999(5):119-121. 被引量:1
-
6张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1999(2):4-10. 被引量:1
-
7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J].中共党史研究,1999(3):16-22. 被引量:17
-
8石仲泉.五四运动和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J].党的文献,1999(3):47-56. 被引量:4
-
9朱汉国.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0-57. 被引量:14
-
10宾长初.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孔思想平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3):75-80. 被引量:3
-
1赵鼎,韩意.刘师培与章太炎交恶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2-34.
-
2谢达波.天生的大学校长罗家伦[J].中国西部,2014(16):104-108.
-
3王国华.傅斯年的“当头炮”[J].北方人,2008,0(Z1):39-39.
-
4齐玉东.毁誉交织罗家伦[J].文史精华,2016,0(1):46-50.
-
5高汉诚.傅斯年与五四爱国运动[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3):19-22. 被引量:1
-
6马镛.大师的风范——读《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J].博览群书,2005(2):124-125.
-
7李友唐.五四运动要求惩办的三个亲日派的下场[J].党史博采(上),2009,0(4):27-28.
-
8黄勇生.《新潮》对新文化的独到理解和追求——兼论《新潮》同人与《新青年》师辈的区别[J].文史博览(理论),2014(10):23-26.
-
9蔡秋彦.《新潮》的文化广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9-63.
-
10高汉诚.五四时期傅斯年的社会思想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1):4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