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1
-
1陈蕴茜.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J].学术月刊,2012,44(7):134-137. 被引量:82
-
2朱晶.地理、文明与民族自尊——梁启超对地理环境论与文明等级论的吸收与修改[J].浙江社会科学,2019(2):36-42. 被引量:2
-
3何思源.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J].安徽史学,2016(2):63-78. 被引量:13
-
4王海洲.从秋海棠叶到雄鸡:现代中国地图的象征化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16(6):146-155. 被引量:13
-
5温小平.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水陆地图出版审查与编绘指导[J].编辑之友,2017(12):91-97. 被引量:6
-
6李鹏.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J].史林,2018,0(1):108-121. 被引量:7
-
7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领土”——“五四”之前有关“主权”问题的日本刺激与中国反应[J].文史哲,2019(3):5-13. 被引量:17
-
8温小平.南京国民政府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与出版审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6):18-29. 被引量:5
-
9于京东.传播“空间”:近代早期欧洲的地图与知识-社会转型[J].国际新闻界,2019,41(11):70-88. 被引量:3
-
10王琦,陈平殿.民国时期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与南海岛礁维权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2):12-19. 被引量:6
-
1崔莹.众志成城赴国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J].党史纵横,1997,0(9):9-12.
-
2蔡双全.论南京政府被迫转向抗日的经济原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72-74. 被引量:1
-
3陈武.强硬的妥协──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收复新界的努力[J].党史文苑,1997,0(3):9-11.
-
4李业圣.协调与分歧:“九一八”事变后美英的反应[J].学习月刊,2009(4):7-8. 被引量:1
-
5峰哥.蒋介石曾经三次力图收回香港[J].晚报文萃,2012(13):23-23.
-
6罗海燕,李正中.平津沦陷前后的张自忠[J].兰台世界,2016(6):88-91.
-
7香港问题的由来[J].世纪行,1997,0(6):31-31.
-
8金以林.论长城抗战[J].抗日战争研究,1992(1):127-144. 被引量:4
-
9长城抗战中的黄埔同学[J].黄埔,2010(1):41-41.
-
10施畅.香港的历史[J].科技信息,1997,0(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