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2
-
1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4. 被引量:78
-
2[苏]М·Н· 斯卡特金 著,张天恩 译.现代教学论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共引文献77
-
1幸世强.传承文化本真,体验育人价值——高考数学文化题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20(34):57-63. 被引量:2
-
2母仕波,张九能.中学数学之美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2(27):85-88.
-
3谢妮妮,程岭.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策略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2(7):8-13. 被引量:2
-
4教宗渝.浅谈数学的艺术性及对音乐美术的影响[J].包装世界,2019,0(1):57-57.
-
5蔺云,朱华.从L.White的文化划分看数学的文化内涵及要义[J].嘉应学院学报,2004,22(6):17-19. 被引量:2
-
6许荣泉.浅谈IPV6[J].科技信息,2008(24):445-446. 被引量:30
-
7赵雪.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从人教版教材“你知道吗”看数学文化的渗透[J].小学数学教育,2011(4):5-6.
-
8张振汉.谈导数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体现[J].新课程学习(下),2010(8):160-161.
-
9魏勇刚.数学文化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0(10):30-33. 被引量:2
-
10杨豫晖,吴姣,宋乃庆.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1):87-90. 被引量:69
同被引文献6
-
1王小燕,康世刚.小学数学文化监测题命制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20,0(1):14-15. 被引量:2
-
2“MM教育方式”实验研究及发展——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杨之访谈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 被引量:1
-
3康世刚,胡桂花,宋乃庆.对我国“数学史与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65-68. 被引量:17
-
4郭莉,康世刚.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18(10):126-129. 被引量:12
-
5康世刚,付天贵.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在美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7):26-29. 被引量:1
-
6李伯春,李伯春.有关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实质联系的调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70-72. 被引量:8
-
1俞孔川.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7):56-56.
-
2周建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6):78-78.
-
3刘治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11):94-94.
-
4雨田.写作文要诚实[J].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2002,0(6):30-30.
-
5乔连全,刘水凤.对美国两个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1):55-60. 被引量:3
-
6徐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6):452-452.
-
7黄霞.评价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两个标准”[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6):144-144. 被引量:1
-
8冯一下.试析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态度”[J].中学历史教学,2009(1):95-99.
-
9王珊珊.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扩展[J].新教育(海南),2010(2):62-62. 被引量:1
-
10黄宇晨.挖掘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J].时代教育,2007(06Z):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