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技术如何使公共话题讨论成为可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公共话题'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web2.0时代的网民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凭借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平台,成为公共事件的发声者。本文以web2.0时代下由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产生的公共讨论空间为背景,对公共话题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被讨论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的讨论环境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 杨灵
机构地区 济南大学
出处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8期25-26,共2页 Me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1

  • 1邵春霞.局部性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3):66-70. 被引量:4
  •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 3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汪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4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A]..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5[英]安东尼·吉登斯 李康 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79,277.
  • 6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A].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C].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05.
  • 7查尔斯·泰勒.吁求市民社会[A].汪辉.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
  • 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 9[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10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A].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