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确定民事诉讼证明对象之意义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民事诉讼证明对象(一)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含义"在我国的诉讼法学界,人们一般都把证明客体与证明对象作为相同的概念来使用。"①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或要证事实,也有的称证明标的,或者证明客体,是指在诉讼中专门机关和当事人等(或称证明主体)
作者
程春华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处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08年第1期161-169,共9页
On Civil Procedure
关键词
民事诉讼证明
证明对象
证明主体
待证事实
审前准备程序
证据调查
诉讼标的
证明责任
诉讼法学界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谢进杰.
审判对象的运行规律[J]
.法学研究,2007,29(4):96-115.
被引量:15
2
曹建明.
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
.法律适用,2007(2):3-7.
被引量:15
3
肖建华.
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J]
.政法论坛,2005,23(6):44-55.
被引量:37
4
陈卫东,刘计划.
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兼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J]
.中国法学,2003(1):138-144.
被引量:45
5
江伟,傅郁林.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J]
.中国法学,1999(6):20-23.
被引量:13
6
张卫平.
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
.法学研究,1999,21(6):37-46.
被引量:112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赵钢,刘学在.
从法律文化背景看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2):60-62.
被引量:13
2
江伟,邵明.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J]
.中国法学,1998(4):18-22.
被引量:4
3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4
张卫平.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与体制性制约的分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104-114.
被引量:15
5
季卫东,易平.
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入手[J]
.比较法研究,1999,13(Z1):369-377.
被引量:46
6
赵钢.
回顾、反思与展望——对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之检讨[J]
.法学评论,1998,16(1):11-30.
被引量:21
7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5
8
张卫平.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现代法学,1996,18(6):4-30.
被引量:162
9
邓正来.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
.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4
10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24页.
共引文献
226
1
宋春龙,赵立慧.
民事诉讼抗辩另案处理的实践与反思[J]
.政法学刊,2022,39(1):86-96.
被引量:1
2
杨杰辉.
罪数论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J]
.刑事法评论,2019(1):395-413.
被引量:2
3
李大扬.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检察机关对新证据的查证与运用[J]
.证据科学,2023,31(1):22-38.
被引量:1
4
张超,杜玉华.
司法调解的正当化基础、体系矛盾与改革[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4):58-67.
5
钟燕茹.
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现状的思考[J]
.广东经济,2017,0(4X):221-221.
6
刘敏.
法院不应追求调解率——对调解率节节攀升的反思与批判[J]
.研究生法学,2012(2):42-51.
被引量:4
7
谢进杰.
中国刑事审判对象的实践与制度[J]
.北大法律评论,2009,10(2):499-519.
被引量:4
8
单锋.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1):214-224.
9
王慧芳,陈唯.
浅析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的修改与适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2):45-46.
10
张卫平.
民事证据法:建构中的制度移植[J]
.政法论坛,2001,19(4):87-96.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5
1
祝发东.
关于证据事实应否成为诉讼证明对象的几点思考[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52-55.
被引量:1
2
闫庆霞.
论诉讼主张的证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探讨[J]
.法制与经济,2007,16(07X):13-14.
被引量:2
3
占善刚.
主张的具体化研究[J]
.法学研究,2010,32(2):110-122.
被引量:54
4
吴英姿.
诉讼标的理论“内卷化”批判[J]
.中国法学,2011(2):177-190.
被引量:62
5
李浩.
论法律中的真实——以民事诉讼为例[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3):31-40.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1
1
陆嬿池.
从诉讼请求出发的证明对象研究[J]
.福建法学,2012(2):38-42.
1
姜雪燕,林薇.
浅析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0Z):349-349.
2
袁嘉璘.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基础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6):49-50.
3
李露君,姜君.
浅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8):12-12.
4
程园园.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内涵[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6):147-147.
5
赵信会,韩清.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构建——以协同主义理论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12,30(9):62-67.
被引量:4
6
赵世峰.
试析法律责任的本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0):45-46.
被引量:3
7
王庆五.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5-12.
被引量:37
8
邵明.
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制度之“治”--从民事诉讼证明的角度分析[J]
.中外法学,2009,21(2):236-245.
被引量:15
9
乔乐天.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25-26.
10
单位超越职权出具的民事诉讼证明应予以规范[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5,0(3):30-30.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