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隋唐长安城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建筑。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都城建筑制度,并且有因地制宜的实际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变通布局,充分展现了隋唐长安城的深层次结构特点。本文作者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对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手法进行分析,研究隋唐时期城市规划手法,对古代隋唐长安城历史的保护和当代城市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李梦蛟
机构地区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城市地理》
2015年第5X期245-,共1页
City Geography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
规划手法
过程分析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
王才强.
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J]
.世界建筑,2003(1):101-10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宿白.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J]
.考古,1978(6):409-425.
被引量:110
共引文献
8
1
王晖,曹康.
隋唐长安里坊规划方法再考[J]
.城市规划,2007,31(10):74-80.
被引量:8
2
谭立峰,张玉坤,辛同升.
村堡规划的模数制研究[J]
.城市规划,2009,33(6):50-54.
被引量:9
3
唐珊,何斌.
营建人本多元的城市空间尺度——从我国传统城市尺度到当前巨尺度问题的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7(4):123-127.
4
陈筱.
隋唐长安设计模数新释[J]
.城市规划,2017,41(10):94-102.
被引量:4
5
王天航.
定鼎之策:隋大兴城的规划方法复原[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37(1):62-71.
被引量:1
6
叶亚乐.
宇文恺的“巧思”与隋大兴城规划[J]
.城市规划,2022,46(9):71-81.
被引量:1
7
邸玮.
隋唐长安城遗址及其保护研究综述[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6):58-64.
8
王天航.
定鼎之策:隋大兴城的规划方法复原[J]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2(4):25-34.
同被引文献
14
1
王保林.
历史时期济南水环境与园林建设关系研究——以泉、湖为例[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7(1):60-63.
被引量:1
2
牛国栋,纪洪林.
双子城:古济南的西迁[J]
.走向世界,2011(15):22-24.
被引量:1
3
吴庆洲.
中国古城防洪的技术措施[J]
.古建园林技术,1993,0(2):8-14.
被引量:2
4
徐俊辉,汪龙玥.
明代襄阳城与襄王府的空间形态初探[J]
.华中建筑,2014,32(7):134-137.
被引量:1
5
毛华松.
西湖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永乐大典·六模湖》中的西湖文献统计分析[J]
.中国园林,2014,30(11):117-120.
被引量:11
6
王树声,石璐,李小龙.
一方之望:一种朝暮山水的规划模式[J]
.城市规划,2017,41(4).
被引量:6
7
王树声,李小龙,蒋苑.
四望:一种自然山水环境的体察寻胜方式[J]
.城市规划,2017,41(5).
被引量:14
8
郭巍,侯晓蕾.
双城、三山和河网——福州山水形势与传统城市结构分析[J]
.风景园林,2017,24(5):94-100.
被引量:26
9
张杰,阎照,霍晓卫.
文化景观视角下对济南泉城文化遗产的再认识[J]
.建筑遗产,2017(3):71-82.
被引量:13
10
张雪葳,王向荣.
陂塘水利对城市及地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杭州西湖为例[J]
.中国园林,2018,34(6):19-2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汪凯,吴迪,郭巍.
济南古城景观的模数控制与变化探讨[J]
.风景园林,2023,30(4):108-114.
1
樊帆.
从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看保护与开发[J]
.大家,2011(20):128-129.
2
温亚斌,刘临安,王赢.
隋唐长安城的供水系统[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1):194-197.
被引量:3
3
温亚斌,邢晓鹏,王朝民.
隋唐长安城“八水五渠”水系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J]
.华中建筑,2010,28(7):114-116.
4
秦柯,李利.
唐代的公共园林——曲江[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1):299-299.
被引量:1
5
方岩,柴丹彭,李配配.
西安与京都古都保护理念的对比研究[J]
.城市建筑,2014,0(27):272-272.
6
王树声.
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J]
.城市规划,2009,33(6):55-58.
被引量:24
7
加强城市规划 搞好城市建设[J]
.城市规划,1980,4(6):1-2.
8
付海菊.
论贝聿铭设计思想中的融合与共生[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2):78-79.
被引量:3
9
王军.
融于自然山水的中国古代城市[J]
.新建筑,2000(4):1-4.
被引量:14
10
温亚斌,刘临安,王赢.
隋唐长安城的“八水五渠”水系在今天城市发展中的意义[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2):207-209.
城市地理
2015年 第5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