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我”“吾”关系初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各人称代词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令学术界甚感兴趣而又十分头痛的问题。人们对此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种种说法,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以下凡引周说均见此文)把这些说法归纳为四派十一说。
作者
夏先培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35-141,共7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周生亚
先秦汉语
上古汉语
西周金文
格位
句法功能
偏次
语音形式
《墨子》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1
马企平.
临夏方言语法初探[J]
.兰州学刊,1984(1):79-8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1
1
瞿霭堂,劲松.
汉语西北方言的形成:藏汉语法深层接触[J]
.东方语言学,2019(2):59-73.
2
张建军.
河州方言语法特点说略[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7(2):42-45.
3
高璐,李应兴,于洪志.
临夏州中心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21-125.
被引量:1
4
王晖.
汉语共同语处置句与方言处置句句型比较──兼谈汉语方言语法的价值[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3):87-90.
被引量:4
5
吴福祥.
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J]
.方言,2010,32(2):97-113.
被引量:49
6
杨永龙.
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的关联[J]
.中国语文,2012(6):525-536.
被引量:6
7
张海铭.
庆阳方言语气词“唦”的语法语用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12):48-51.
被引量:2
8
刘丹青.
吴语和西北方言受事前置语序的类型比较[J]
.方言,2015,37(2):97-110.
被引量:12
9
杨永龙.
青海民和甘沟话的语序类型[J]
.民族语文,2015(6):15-30.
被引量:15
10
杨永龙.
甘青河湟话的混合性特征及其产生途径[J]
.民族语文,2019(2):10-2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80
1
游泽生.
论代词“之”字[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7(3):121-127.
被引量:1
2
陈宁萍,张惠英.
汉语普通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J]
.当代语言学,1986(4):151-154.
被引量:4
3
甘子钦.
谈“疑问代词结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7(1):146-156.
被引量:1
4
祝中熹.
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4(2):110-116.
被引量:23
5
李智泽.
《孟子》与《孟子章句》代词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4(4):82-89.
被引量:6
6
梁晓虹.
小议佛经“仁”“仁者”用作第二人称代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23-24.
被引量:3
7
李延瑞.
谈代词“横切”的依据[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76-83.
被引量:1
8
李功成.
谈人称代词“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1):73-76.
被引量:2
9
丁修志.
用于对称的“子”应为人称代词[J]
.学术交流,1986(6):96-100.
被引量:1
10
陈肖霞.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浅谈[J]
.高校教育管理,1986(4):49-5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夏先培.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刍议[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108-111.
2
薛来.
秦始皇用“朕”新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77-79.
被引量:1
3
张艳梅.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句法功能[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6):94-95.
4
李璐.
20世纪80年代汉语代词研究概论——汉语代词研究史之初步繁荣期[J]
.学术交流,2018(12):136-144.
被引量:1
5
张玉金.
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2):42-5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朱红.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时统计分析[J]
.汉字文化,2009(5):46-50.
被引量:4
2
马永鹏.
浅析第一人称代词“身”的来源及其消亡原因[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11):151-152.
3
朱红.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分析[J]
.古汉语研究,2011(1):34-42.
被引量:13
4
朱红.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指称和语用功能考察[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76-78.
被引量:2
5
尹喜艳.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及谦敬功能计量考察[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8-80.
被引量:1
6
尹喜艳,邵慧君.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5):51-57.
被引量:3
7
尹喜艳.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比较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90-93.
8
霍文文,金理新.
试论《左传》第一人称代词“余”[J]
.古汉语研究,2018(2):69-74.
9
邹秋珍.
论战国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的时间性问题[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5):124-125.
被引量:1
10
曹炜,维克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汉语代词研究[J]
.学术交流,2019(4):145-158.
1
梁光华.
略论屈原赋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64-68.
2
刘乃叔.
文言文中的“吾”和“我”[J]
.语文学习,1995,0(1):41-42.
3
闫永锋.
“我”是干什么的[J]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03(7):20-21.
4
令怡.
“我”可以解释为“我们”吗[J]
.小学语文教师,2007(6):109-110.
5
皮皮.
“我”在古代不是“我”[J]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6,0(12):39-39.
6
“我”是一种兵器[J]
.现代班组,2011(4):56-56.
7
张保.
初中英语常见语序错误例析[J]
.中学文科(初中语政外),2000(5):22-23.
8
余一平.
《论语》的“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6(7):31-32.
9
李义琳.
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比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3):91-94.
被引量:2
10
陈肖霞.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浅谈[J]
.高校教育管理,1986(4):49-55.
被引量: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