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瑞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等家畜患病以短期发热、黄疸、出现血红蛋白尿、出血流产及皮肤粘膜坏死为特征。各种年龄段的大均可发病,但以幼犬多发,公犬多于母大。以夏秋季多见,饲养管理不良而抵抗力下降为诱因。症状:潜伏期5~15天。突然发病以肾炎为主要特征。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肌肉僵硬及疼痛、四肢无力,常呈坐势而不愿动,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充血,形成溃疡。出现尿毒症的大则呕吐、血便无尿、尿臭及脱水等。如侵害肝脏,15%的患犬出现黄疽,严重病大于发病后5—7天死亡。割植可见出血严重,尤以涓化道和肺为主,口腔粘膜、鼻粘膜、止膜、应膜及肾脏点状出血,琳巴结出血,肝脾充血肿大。
作者 杨仁金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2X期42-43,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