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体会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33
-
1曹惠平,王健.90年代劳动价值伦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6(3):45-51. 被引量:1
-
2卞彬.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述评[J].探索,2002(2):85-89. 被引量:4
-
3刘冠军,邢润川.科学价值:“无人工厂”之利润的真正来源——一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角度的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6-21. 被引量:16
-
4刘建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劳动价值论[J].人文杂志,2001(6):156-159. 被引量:1
-
5靖国华.关于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的思考[J].前沿,2005(5):26-28. 被引量:2
-
6张新,苗桂山,白琳,李建国,韩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10-19.
-
7伍红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41-44.
-
8卓武扬.探析超额剩余价值的两个源泉——揭开科学技术影响价值创造之谜[J].生产力研究,2006(8):10-12. 被引量:6
-
9刘冠军,李香兰.论劳动价值论中“劳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3(4):11-15. 被引量:1
-
10曹月.关于现行收入分配原则的个人识见[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04-106.
-
1纪华强.中国大陆公共关系理论演绎[J].国际公关,2005(4):27-28. 被引量:1
-
2金碚.对陈及同志所提意见的答辩[J].中国社会科学,1988(4):198-198.
-
3薛秀泓.人口和计生管理体制需深化[J].党政干部文摘,2006(10):28-29.
-
4贾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夯实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J].理论界,2007(8):43-44.
-
5王珏,王金柱.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J].理论动态,2005(17). 被引量:2
-
6朱有志,肖卫.集体经济“二次飞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J].求索,2007(11):50-52. 被引量:7
-
7陈瑶瑶,李明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实事求是,2006(3):76-80. 被引量:3
-
8张秀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统计,2007(1):15-16. 被引量:4
-
9方福前.当代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三个学派[J].教学与研究,1997(10):29-34. 被引量:14
-
10王文杰.形式主义和非形式主义——新老制度经济学派的方法论比较[J].统计与咨询,2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