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孔、孟学说中的三种自我德育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注重道德修养是博大精深的孔子、孟子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主干成分之一。他们将道德的自我修养,或者说是自我德育,称之为"修身",且特别强调主体自我德育的重要性。由于孔子和孟子是从主体与外界关系的角度着眼来考虑现实社会问题的。
作者
胡欣
机构地区
信阳师范学院数学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
2009年第3X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孟子思想
德育方法
道德主体
道德修养
主体道德
理论体系
道德自律
道德内化
修养境界
道德自觉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赵一强.
德性伦理视野的契约“诚实”[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13(2):24-28.
2
胡苏联.
主体道德责任的定性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42-45.
被引量:2
3
邹广文.
主体道德心理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东北史地,1996,0(3):28-31.
4
范志均.
尊严与承认——康德尊严论道德的承认前提[J]
.道德与文明,2012(3):62-67.
被引量:2
5
魏安雄.
论主体道德责任[J]
.现代哲学,1999(1):96-101.
被引量:6
6
杨浩文.
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J]
.道德与文明,1996(3):26-27.
7
徐启斌.
论道德情感的基本特征[J]
.江西社会科学,1997,17(2):44-46.
被引量:9
8
李奇.
创新的科学探索──《道德生活论》读后[J]
.道德与文明,1994(1):38-41.
9
继伦,何忠启.
强化社会发展主体道德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
.党政干部学刊,1997(8):16-18.
10
杨伟涛.
从苏格拉底之死反观伦理和道德的辩证发展[J]
.广西社会科学,2008(2):48-52.
被引量:2
河南农业
2009年 第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