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定罪标准之比较及省思——以中西刑法文化差异为注脚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渊源于各自的刑法文化,中西定罪标准之间大抵存在双重标准与单一标准的差异,而双重标准导致了定罪中事实评价与价值评价的含混不清,突出地表现在犯罪概念对犯罪构成的干涉和犯罪构成诸要件之间的冲突两个方面。受刑法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演进是一条日趋彰显人权的"渐变"之路。
作者
梁云宝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刑法论丛》
CSSCI
2010年第4期392-425,共34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基金
2008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西刑法文化和定罪制度比较研究》(SFB2024)阶段成果
关键词
定罪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构成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8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878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9
1
冯亚东.
中德(日)犯罪成立体系比较分析[J]
.法学家,2009(2):88-97.
被引量:26
2
高铭暄.
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J]
.中国法学,2009(2):5-11.
被引量:179
3
付立庆.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2):63-68.
被引量:8
4
松宫孝明,张小宁.
犯罪体系论再考[J]
.中外法学,2008,20(4):566-579.
被引量:16
5
刘艳红.
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J]
.环球法律评论,2008,30(1):40-47.
被引量:82
6
蔡道通.
犯罪构成理论是如何形成的:一种“政策”的分析视角--兼论犯罪论体系改造的基本路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08(1):103-108.
被引量:6
7
赖早兴.
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构成要件之辨正及其启示[J]
.法商研究,2007,24(4):113-119.
被引量:22
8
黎宏.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
.法学研究,2006,28(1):32-51.
被引量:203
9
周少华.
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J]
.法学研究,2005,27(3):50-61.
被引量:36
10
陈兴良.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J]
.法学,2005(4):3-7.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78
1
周长军.
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J]
.清华法学,2008,2(3):119-132.
被引量:23
2
冯亚东.
犯罪构成功能论[J]
.清华法学,2007,1(2):54-64.
被引量:14
3
李洁.
法律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J]
.法学研究,1999,21(5):81-89.
被引量:34
4
杨兴培.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下)[J]
.政法论坛,1999,17(2):57-68.
被引量:17
5
杨兴培.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上)[J]
.政法论坛,1999,17(1):47-54.
被引量:35
6
梁根林.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J]
.中外法学,1999,11(3):1-13.
被引量:36
7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8
杨兴培.
犯罪主体的重新评价[J]
.法学研究,1997,19(4):84-90.
被引量:25
9
张明楷.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J]
.法学研究,1997,19(6):91-103.
被引量:76
10
何秉松.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新体系[J]
.法学研究,1986,8(1):29-39.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878
1
王海军.
自杀行为规范属性及刑事归责的法教义学诠释[J]
.政治与法律,2023(4):148-161.
被引量:2
2
刘科.
司法解释中的但书规范:性质、识别方法与完善思路[J]
.政治与法律,2023(1):81-96.
被引量:6
3
刘艳红.
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无罪判决样本的刑事出罪机制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20(8):120-135.
被引量:71
4
兰楠.
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37-53.
被引量:3
5
纵博.
刑事证明对象理论的反思与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5):89-106.
被引量:2
6
刘艳红.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少捕慎诉慎押实质出罪机制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1):35-54.
被引量:31
7
刘明祥.
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
.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1
8
姜敏.
系统论视角下中国刑法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路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33-49.
被引量:2
9
李瑞杰.
规则思维下的犯罪论体系议论[J]
.中财法律评论,2019,0(1):277-299.
10
冯文杰.
以刑制罪的法理与规范分析[J]
.量刑研究,2019(1):85-1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邱勇.《“扒窃”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载《检察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3版.
2
刘康奇.《扒窃几十元领刑快半年》,载http://xaz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6509,2012年11月15日访问.
3
麦翠如.《结伙扒窃一元两男获刑半年》,载《新快报》2011年12月30日.
4
王巍.《扒窃入罪陷量刑"怪圈"》,载《法制晚报》2012年2月29日.
5
陈丽莉.《扒窃手机一台获刑半年》,载《广州日报》2011年8月23日.
6
汪仁洪.《客车上扒窃88元领刑半年》,载《华西都市报》2012年2月26日.
7
邢增丰.《海口三聋哑人扒窃383元财物获刑》,载《南岛晚报》2012年2月17日.
8
周枏.《关于罗马法基本特征的商榷》,载安徽大学法学院编.《安徽大学知名法学教授论文选》,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9
梁云宝.《定罪标准之比较及省思》,载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24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08-410页.
10
储槐植.《新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载《法制日报》1997年5月24日.
引证文献
1
1
张晶.
应对盗窃罪中“扒窃”作限缩解释[J]
.法学论坛,2014,29(4):129-13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章桦.
扒窃入刑后的理性批判[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2):65-78.
被引量:1
2
冀洋.
被劳教行为该向何处去——以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的衔接为中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0(3):21-29.
被引量:4
3
赵秉志,袁彬.
聚焦刑事法治的重大现实问题——2014年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15(1):30-37.
被引量:1
4
陈伟强.
扒窃犯罪对象之考探——基于法益保护、刑法解释和司法裁判的考量[J]
.刑法论丛,2017,3(4):272-293.
1
汤艳红.
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性质[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20(6):81-82.
2
当事人恶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现象应引起重视[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6,0(2):35-35.
3
“大部门”不是简单的“小政府”[J]
.上海人大月刊,2014,0(6):5-5.
4
解添明,于文静.
试论刑法文化的概念与特征[J]
.法制与社会,2007(9):109-109.
5
陈兴良.
法治国的刑法文化——21世纪刑法学研究展望[J]
.人民检察,1999,0(11):10-15.
被引量:85
6
沈琪.
犯罪构成的价值评价——从权力和权利的角度出发[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5):14-18.
7
宋远升.
侦查行为事实评价与审前相关行为现实关照[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5):25-30.
8
杨兴培.
犯罪构成的实践运用[J]
.中国法学,2003(5):142-152.
被引量:6
9
欧洲一体化不能使欧洲产业复兴[J]
.湖北社会科学,1990(7):61-61.
10
王劭荣.
浅析刑法现代化的内涵[J]
.前沿,2003(6):83-85.
被引量:2
刑法论丛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