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刘勰评骚看《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勰以通变的观点来论述楚辞的渊源、楚辞的新变和楚辞的影响,显示他卓越的眼光;而把对楚辞的评价放在《文心雕龙》全书显要的位置,表明其目的是要通过对楚辞渊源和影响的分析,阐明其文学通变的理论,即以楚辞为通变的范式,来论述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无疑也显示出《文心雕龙》全书体系的严谨精审。
作者
刘伟生
机构地区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刘勰
楚辞
《文心雕龙》
通变理论
文学
继承
创新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南朝·梁)刘勰 著,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同被引文献
7
1
李锐.
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J]
.当代作家评论,1998(3):21-34.
被引量:29
2
郜元宝.
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J]
.当代作家评论,2002(2):40-52.
被引量:19
3
王恩全.
从《文心雕龙·通变》看刘勰的文学发展观[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453-455.
被引量:1
4
傅修海,刘红娟.
在阐释中激活经典——以《文心雕龙·通变》文本读解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9-71.
被引量:2
5
郭华.
现代西方文论同语言学的相互关照[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81-83.
被引量:2
6
陈允锋.
《文心雕龙》的通变观及其批评方法特点[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6):67-71.
被引量:3
7
何言宏.
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J]
.甘肃社会科学,2003(4):91-9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王畅.
从传统文化看未来文学的走向——浅析刘勰《通变》篇中的正末归本思想[J]
.长城,2014,0(03X):130-131.
1
郭雪贞.
试谈刘勰的“通变”理论[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165-165.
2
刘春芳,李俊,郭鹏,妥静.
《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8):84-85.
3
李优.
论刘勰通变观在“文之枢纽”中的体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2):70-73.
4
张宗刚.
《文心雕龙·通变》主旨再探[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5):8-11.
5
钟文华.
文学通变发展论[J]
.天中学刊,2006,21(1):91-93.
被引量:1
6
陈玉强.
古代诗歌批评视域中的“奇”美[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42-46.
7
唐辉.
易学视野中的刘勰文学通变观[J]
.云梦学刊,2005,26(5):85-87.
被引量:2
8
吴海清.
形而上世界与历史世界的统一——释刘勰的通变观[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7-12.
被引量:5
9
张继红.
在古今文学通变的视野中探索——评郭文元专著《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现和转化》[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37(1):114-117.
10
李桂奎.
中西“互文性”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J]
.社会科学战线,2016(8):137-146.
被引量:4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