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能动反映论的再认识
Recognition of the Active Theory of Refle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动的反映起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它是主体对客体动态、曲折的反映,而不是僵化、直线的反映。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主体有选择的反映,是思维的能动创造。人们的认识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创造性都是对能动反映的具体说明,主体是通过主体认识图式能动地反映客体的。
作者
彭浩东
机构地区
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能动反映论
主体认识图式
反映
主体
客体
认识
思维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列宁全集》第二版简介[J]
.中州大学学报,1991,8(1):55-55.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134
1
李诚.
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4):20-24.
被引量:1
2
王凌.
实践“先进生产力代表” 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3(4):27-29.
3
陈章亮.
新时期保持党先进性的重要规定──对“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解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2):4-9.
被引量:4
4
黄云龙.
社区教育管理若干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5):75-81.
被引量:5
5
董文芳,赛晓序.
不应忘却的警钟——列宁反对官僚主义[J]
.齐鲁学刊,1999(5):122-125.
6
于海君.
中华民族革命与中国朝鲜族爱国主义精神[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2):124-127.
被引量:1
7
张克兰.
清末民初湖北经济结构与社会变迁[J]
.江汉学术,1998,29(1):65-70.
8
丁柏铨.
论新闻活动的内在规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63-170.
被引量:1
9
陈新汉.
论伟大理论的学习[J]
.社会科学,1998(9):15-19.
10
蒋国林.
邓小平市场经济思维的矛盾推演逻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矛盾分析法的运用[J]
.社会科学,1998(5):2-5.
被引量:2
1
彭浩东.
从主体认识图式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兼评选择论、重构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2,29(4):21-25.
2
石宝华.
浅探新版《哲学笔记》中的反映论[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14(1):1-5.
被引量:1
3
栗占荣.
能动反映论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理论地位初探[J]
.桂海论丛,1997,13(6):93-94.
4
刘国章.
反映论新探——认识与改造活动过程中的反映问题[J]
.江淮论坛,2004(2):23-28.
5
彭浩东.
主体认识图式在认识中的作用[J]
.理论学刊,2003(2):30-32.
被引量:2
6
陈新权.
认识是反映和建构的统一[J]
.哲学研究,1988(1):47-51.
被引量:6
7
彭浩东.
论主体认识图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J]
.东岳论丛,2002,23(2):118-120.
被引量:1
8
卢允庆,林志香.
“能动反映论”的多维解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6-27.
被引量:2
9
沈冲.
第三讲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J]
.刊授党校,1996,0(5):42-46.
10
杨芳靓.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本质的新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0):228-228.
被引量:2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