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否定性评价——致陈启伟教授的回信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合理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否定性评价 ,关键在于一是要具体分析这些评价的缘由和本来意义 ,避免将之普遍化和绝对化 ;二是正确认识 1 9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及相应哲学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的特殊情况。只有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解释 ,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以往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简单否定态度 ,与时俱进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
作者
刘放桐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20,共10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评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资本主义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67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48页.
2
.《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共引文献
3367
1
汪进元,张艳.
论社会制约权力——权力制约的再思考[J]
.法商研究,2004,21(4):84-90.
被引量:12
2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3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4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5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6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7
赖金良.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J]
.人文杂志,2004(4):16-23.
被引量:4
8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9
章剑生.
论政治文明与程序正义[J]
.江海学刊,2004(4):120-124.
被引量:6
10
乔耀章.
重构政府经济基础——对转变政府职能问题的深度思考[J]
.浙江学刊,2004(4):16-2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5
1
刘放桐.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4-10.
被引量:40
2
M.邦格,彭丁.
M.邦格自传[J]
.世界哲学,1990(5):80-81.
被引量:1
3
M.石里克,叶闯.
哲学的未来[J]
.世界哲学,1990(6):1-8.
被引量:38
4
刘放桐.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论纲)[J]
.天津社会科学,1996(3):10-16.
被引量:21
5
刘放桐.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J]
.求是学刊,2004,31(5):18-25.
被引量:18
6
黄楠森.
坚持唯物史观 发展唯物史观[J]
.高校理论战线,2003(8):7-8.
被引量:1
7
俞吾金.
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的扬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28-34.
被引量:15
8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1(2):35-39.
被引量:3
9
刘放桐.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超越[J]
.哲学研究,2001(8):13-19.
被引量:1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7
1
李荣海.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从“同中有异”向“异中求同”的转化[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1):15-20.
被引量:2
2
王贵明.
对流行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论解释框架的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88-96.
被引量:5
3
刘放桐.
再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模式[J]
.河北学刊,2009,29(5):13-19.
4
徐兆东,王铁军.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观点及其内在矛盾分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55.
5
刘放桐.
从认识的转向到实践的转向看现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J]
.江海学刊,2019(1):12-26.
被引量:7
6
刘放桐.
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现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路向[J]
.湖南社会科学,2021(1):29-36.
被引量:1
7
郭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孔德评价的多维解读[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2):171-17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郝立新,张伟.
近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83-90.
2
李红波.
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的两个问题概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48-51.
3
杨楹,周世兴.
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J]
.江苏社会科学,2008(5):138-146.
被引量:7
4
刘放桐.
再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模式[J]
.河北学刊,2009,29(5):13-19.
5
朱荣英.
论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兼评哲学研究中的“进步-退步论”[J]
.天中学刊,2011,26(1):41-45.
被引量:1
6
胡大平.
近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热点解析[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49(1):5-16.
被引量:6
7
王奕然.
从认识的转向到实践的转向看现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J]
.长江丛刊,2019,0(11):177-178.
8
刘放桐.
对实用主义转向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
.学术月刊,2020,52(1):11-16.
被引量:1
9
胡红杏,王鉴.
论课堂研究的逻辑[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3):145-150.
被引量:3
10
黄前程.
自己讲自己——汉语哲学的登场、进路与前景[J]
.现代哲学,2020(4):145-150.
被引量:1
1
周向军.
用发展的观点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作——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73-74.
2
权相佑.
从“关系”的思维模式来探索朱熹宇宙本体论[J]
.孔子研究,2003(6):61-69.
被引量:1
3
孙景亮.
从为善做起[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1).
4
万丙策.
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38-40.
5
刘阳.
中国美学:接着谁讲? 谁接着讲? 怎样接着讲?——以实践存在论美学为个案[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1):10-13.
6
赵景来.
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学术界,2001(4):247-262.
被引量:7
7
孙昌武.
论“儒释调和”[J]
.哲学研究,1988(5):18-25.
被引量:1
8
刘放桐.
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看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2(5):4-9.
被引量:4
9
吴传启.
商品价值形态发展的邏輯和历史——关于《資本論》的邏輯問題学习笔記之一[J]
.哲学研究,1961(6):3-28.
被引量:1
10
发展≠增长:还原发展的本来意义[J]
.党课,2009(3):19-19.
学术月刊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