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文学发展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被引量:5

Literatur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Chuchuanbaicun's 〈Symbol of Depress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学观,拓宽了五四文学“自我表现”的空间。
作者 方长安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73,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相浦杲.《考证·比较·鉴赏—20世纪中国义学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 2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礼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 3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
  • 4伊藤虎丸监修.《田汉在日本》
  • 5秦弓.《觉醒与挣扎》
  • 6唐正序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两方现代主义思潮》.
  • 7郑伯舒.《忆创造社及其他》.
  • 8《苦闷的象征》.
  • 9伊藤虎丸监修,小谷一郎,刘平编.《田汉往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7页.
  • 10郭沫若.《评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J].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2,.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