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减量范畴的构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减量属于"量"语义范畴之下的次范畴,学界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回顾减量研究和梳理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语义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现代汉语减量范畴,指出基于量的整合观念建立减量范畴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陈述了构建减量范畴的简要思路。
作者
王倩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11年第1期175-182,共8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减量范畴
构建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29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1
王贤钏,张积家.
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4):48-54.
被引量:8
2
陈光.
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表轻微程度的重新审视[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35-41.
被引量:15
3
张谊生.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J]
.中国语文,2006(2):127-134.
被引量:76
4
邵敬敏,赵春利.
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1):29-40.
被引量:29
5
邵敬敏,吴立红.
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0-144.
被引量:12
6
邵敬敏.
“语义语法”说略[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00-106.
被引量:83
7
蔺璜,郭姝慧.
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与分类[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71-74.
被引量:105
8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
.中国语文,2000(5):447-458.
被引量:176
9
张谊生.
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2):3-12.
被引量:98
10
朱景松.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1998(5):378-386.
被引量:146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张兴贵.
论内隐认知[J]
.心理学探新,2000,20(2):40-44.
被引量:21
2
张国宪.
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段结构及其体表现[J]
.中国语文,1999(6):403-414.
被引量:28
3
邵敬敏.
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4):22-27.
被引量:19
4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
.中国语文,1998(6):403-413.
被引量:43
5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J]
.中国语文,1998(3):173-180.
被引量:74
6
张敏.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97(2):37-45.
被引量:174
7
项开喜.
事物的突显性与标记词“大”[J]
.汉语学习,1998(1):12-16.
被引量:52
8
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
.方言,1979,1(2):81-87.
被引量:253
9
陈光.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J]
.汉语学习,1997(3):54-58.
被引量:16
10
马清华.
汉语单音形容词二叠式程度意义的制约分析[J]
.语言研究,1997(1):32-42.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295
1
张振刚,罗泰晔.
基于在线评论数据挖掘和Kano模型的产品需求分析[J]
.管理评论,2022,34(11):109-117.
被引量:21
2
刘昊.
情感视域下社交媒体平台舆论分层与社群挖掘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2).
被引量:1
3
张明辉,闫语萌.
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综述[J]
.昭通学院学报,2023,45(1):99-105.
4
张璐.
黄岩方言中程度副词“唷”“蛮”比较研究[J]
.作家天地,2020(22):13-13.
5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6
郭安,张全生,邢欣.
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20(1):14-20.
被引量:2
7
杨欢.
泰语形容词重叠: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J]
.语言学研究,2020(2):111-125.
被引量:1
8
李富强.
汉语两种不同类型的“很”及相关句法问题[J]
.语言学研究,2020(1):69-82.
被引量:2
9
国道平.
凭借类句式的多角度研究——以“就凭X,Y”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4):28-38.
10
黄鸿辉.
“你A,我B”构式探究[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270-276.
1
欧俊勇,黄燕璇.
潮汕方言中的“动词重叠+补”结构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101-103.
被引量:4
2
姜其文.
负向凸显与主观减量标记“没”[J]
.国际汉语学报,2015,6(2):200-207.
被引量:1
3
王永超.
史籍中“倍”表减量的合法性[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3):95-97.
4
张谊生.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J]
.中国语文,2006(2):127-134.
被引量:76
5
王倩.
论语言中量的整合[J]
.社会科学战线,2013(11):131-135.
被引量:2
6
王韵青.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研究[J]
.成功,2013(18):9-9.
7
王倩.
“有点+太+A”构式的量--兼论“有点”计量层次的迁移[J]
.世界汉语教学,2013,27(3):376-391.
被引量:14
8
张斌,张谊生.
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86-94.
被引量:10
9
刘英爽.
整合观念下的英语教学探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7):107-108.
被引量:1
10
王世凯,张亮.
现代汉语“没个”的分化与词汇化——兼论否定性动词“没个_2”的量标记功能[J]
.汉语学习,2016(5):23-29.
被引量:3
华夏文化论坛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