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族群和族群认同浅析——兼论客家族群认同的研究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族群和族群认同概念被大陆学界引入以来,学术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族群和族群认同概念的论争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客家族群认同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述评。
作者
陈同
梁伟力
李雷华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11年第6X期112-114,共3页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为<近代以来客家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研究--以广西桂平市金田村为个案>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认同
客家族群认同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罗柳宁.
族群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5-16.
被引量:39
2
纳日碧力戈.
问难“族群”[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43-47.
被引量:22
3
徐杰舜.
论族群与民族[J]
.民族研究,2002(1):12-18.
被引量:114
4
石奕龙.
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与阮西湖先生商榷[J]
.世界民族,1999(4):79-79.
被引量:27
5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6
阮西湖.
关于术语“族群”[J]
.世界民族,1998(2):80-80.
被引量:35
7
Marx Weber.The Ethnic Group. Theories of Society . 1961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莫里斯.布洛克,冯利,覃光广.
马克思主义与英国人类学[J]
.世界民族,1989(2):30-32.
被引量:3
2
范可.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与族群性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36-38.
被引量:8
3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4
孙九霞.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24-31.
被引量:121
5
王明甫.
“民族”辨[J]
.民族研究,1983(6):1-23.
被引量:14
6
王希恩.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
.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4
7
庞中英.
族群、种族和民族[J]
.欧洲研究,1996,17(6):4-15.
被引量:30
8
纳日碧力戈.
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J]
.世界民族,2001(1):5-12.
被引量:12
9
Charlotte Seymour- Smith ed: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Boston: G.K.Hall & Co,1986,p.95.
10
尼科·基尔斯特拉,高原(译).
关于族群性的三种概念[J]
.世界民族,1996(4):32-3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42
1
杨正军.
生计、婚姻与族群边界:西南边疆汉族移民的人类学考察[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2(1):36-45.
2
刘权.
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华文教育实践——以曼德勒华人为中心[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被引量:1
3
胡江华.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与路径选择——以桂湘粤边界民族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22(11):129-134.
被引量:2
4
唐元超.
国家共同体建构路径的新探索:族群成员的跨体系嵌入[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102-109.
5
郭双燕.
东道主族群边界的双重建构——一个民俗旅游的个案研究[J]
.民族论坛,2020(3):58-65.
6
高静.
从苗傩“芒蒿”看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表达[J]
.北京民俗论丛,2020(1):115-129.
7
赵晓梅.
族群互动影响的侗族鼓楼建筑形式与空间表征研究[J]
.建筑学报,2019,0(S01):53-58.
被引量:6
8
赵丛苍,张朝.
固态的边界:中国古代边防设施与民族认同[J]
.边疆考古研究,2019,0(1):283-295.
被引量:1
9
罗彩娟,蓝尉铭.
一眼六千年——评徐杰舜教授主编《汉民族史记》[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82-190.
10
马磊.
嵌入与重塑:民国时期甘边藏族聚居区的"汉人社会"结构与功能——以王树民的《夏河日记》为中心[J]
.中国民族学,2019(2):50-59.
1
吕后彬,李乐.
民族认同过程:由“文化性”到“政治性”[J]
.宁夏社会科学,2016(4):157-160.
被引量:2
2
于海涛.
试论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特点[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2(4):7-10.
被引量:7
3
李泽生.
炎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论炎黄认同在塑造国家认同中的作用[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4,0(11X):4-8.
4
李彦.
浅谈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J]
.中国科技博览,2014(3):244-244.
5
李素华.
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
.兰州学刊,2005(4):201-203.
被引量:108
6
吕涛.
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讨——与王宁讨论[J]
.社会学研究,2002(4):122-125.
被引量:3
7
李大华.
道家哲学性质的分析——从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关系的视角看[J]
.哲学研究,2008(6):33-38.
被引量:8
8
张三南,刘海涛.
一部值得学界共赏的民族主义研究力作——《民族主义:理论、类型与学者》介析[J]
.世界民族,2015(3):107-110.
9
刘勇.
藏族本族与他族观之流变及其意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107-111.
10
何玲,段秀婷.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需要去标签化[J]
.中国社会工作,2013(12):23-24.
全国商情
2011年 第6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