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网络暴力与网络舆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日益增多,网络以其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民众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观点、看法和评论,这些有助于网络成为舆论监督的利器,能够培养公民意识。
作者
王一珺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10年第6Z期30-31,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信息发布平台
上网人数
匿名性
暴力事件
网络媒体传播
正面作用
网络论坛
媒介素养
社会公器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邹军.
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J]
.新闻大学,2008(2):135-139.
被引量:46
2
余红.
网络舆论领袖测量方法初探[J]
.新闻大学,2008(2):140-144.
被引量:12
3
胡勇,张翀斌,王祯学,叶惠敏,周安民,胡朝浪,吴荣军.
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形成模型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2):347-351.
被引量:38
4
刘正荣.
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67-168.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毛波,尤雯雯.
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1069-1073.
被引量:79
2
郭光华.
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10-113.
被引量:119
3
王君平.
虚拟的网络社区 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68-74.
被引量:22
4
吴青峰,孔令江,刘慕仁.
元胞自动机舆论传播模型中人员个性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5-9.
被引量:52
5
陈剩勇,杜洁.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5-12.
被引量:70
6
陈红梅.
网络BBS里的“宝马撞人案”[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28-34.
被引量:12
7
王雪.
网络舆论、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J]
.探求,2007(1):57-61.
被引量:20
8
邵春霞,彭勃.
谁的“公共领域”?——概念运用的困惑与修正[J]
.新闻大学,2007(2):46-51.
被引量:9
9
刘正荣.
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67-168.
被引量:72
10
熊澄宇.《信息社会4.0》[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53
1
王振华,张倩.
网络民意:魔鬼与天使——以司法为例透析网络民意的法律意义[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5-8.
2
姜蕊.
从“人肉搜索”的畸形发展看网络管理[J]
.东南传播,2008(12):68-70.
被引量:3
3
季丹,谢耘耕.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48-56.
被引量:27
4
黄丹丽,高维新.
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4):49-53.
被引量:2
5
黄丹丽,高维新.
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14-18.
被引量:3
6
罗永雄.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建构及其影响[J]
.编辑之友,2015(5):11-15.
被引量:2
7
华汝国.
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综述——以七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依据[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1):5-10.
被引量:4
8
王华.
2007年中国大陆受众研究综述[J]
.新闻传播,2008(4):26-30.
被引量:4
9
邹军.
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J]
.新闻大学,2008(2):135-139.
被引量:46
10
李良荣,张嫄.
新老媒体结合 造就舆论新格局[J]
.国际新闻界,2008,30(7):30-34.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12
1
[美]R.T.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姚新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96.
2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N].文汇报,2002-12-01.
3
陈秀丽.
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7-79.
被引量:51
4
黄威.自媒体时代更要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EB/OL].ht-tp://pinglun.youth.cn/zqsp/201203/t20120330-2045764.htm.
5
舒晋瑜.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缺失引发学界关注[N].中华读书报,2013-10-09(01版).
6
http://baike, baidu, com/link? url = hNCxKWnosvxxuSSgsaZdBOe53 GJL 39eXOM296 - iqcphMLuPHVan4oHmtzBVMyPyL.
7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主要思潮[C].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8
余秋雨.用减法清理文化思路、走出文化误区[EB/OL].http:// http://news, sina. com. cn/c/2010 - 12 - 23/ 140821694798. shtml.
9
余秋雨.网上发言不等于民意[EB/OL],http://www.zj.xinhuanet, com/newscenter/2013 - 07/21/c _ 116625411. htm.
10
曾娇丽,谢静.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之探讨[C].复旦论坛: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2007-12-09.
引证文献
1
1
王艳玲,梁明.
自媒体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构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3):74-7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马友乐.
善治:国有公司治理的必然诉求[J]
.企业经济,2015,34(4):41-44.
2
姜艳.
公共领域下新闻媒体的公众舆论引导作用研究[J]
.新闻传播,2016(8):63-63.
被引量:1
3
胡诗涵.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效应——以微信、微博为例[J]
.神州,2018,0(1):232-232.
被引量:1
4
赵丽丽.
自媒体传播的负面效应及其传播环境重构[J]
.科技传播,2016,8(11).
被引量:2
1
李欣静,崔学勤.
网络媒体传播环境新闻的功能与创新——以人民网环保频道为例[J]
.才智,2008,0(17):166-167.
被引量:3
2
朱述超.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意识的更新[J]
.青年记者,2013,0(07Z):48-49.
被引量:6
3
周燕华.
浅谈网络新闻标题制作[J]
.新闻传播,2007(6):72-72.
被引量:1
4
陈宇,高翔.
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
.视听,2015(11).
被引量:1
5
范文德.
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分析[J]
.甘肃科技,2005,21(12):225-226.
被引量:2
6
李萌.
从“犀利哥”等网络事件的传播看当代媒体的责任[J]
.今传媒,2010,18(7):107-109.
7
易黎,张爱钰.
论网络媒体传播体育新闻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出路[J]
.新闻知识,2014(7):40-42.
被引量:9
8
兰元,邢万里.
论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和时间及空间[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193-193.
被引量:1
9
程评,刘卫.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J]
.新闻前哨,2014,0(10):54-55.
10
张颖.
网络媒体传播的负面效应[J]
.青年记者,2013,0(07Z):124-125.
被引量:3
青年记者
2010年 第6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