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与写作主体的关系初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8,共2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2
-
1.
-
2白嶷岐 张学军.写作智慧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561。
-
1“精神文明”一词的由来[J].车间管理,1997(3):24-24.
-
2郑延国.钱钟书译艺举隅[J].上海翻译,2001(1):42-45. 被引量:9
-
3周红民.译论中的“神韵”说述评[J].上海翻译,2011(2):20-24. 被引量:4
-
4王秉钦.“诗眼”论与“神韵”说[J].外语教学,1992,13(1):71-74.
-
5施海淑.“气韵生动”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13(9):120-123. 被引量:2
-
6王雪明.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玩味说”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44-47. 被引量:1
-
7魏家海.《楚辞》英译及其研究述评[J].民族翻译,2014(1):89-96. 被引量:7
-
8王哲,胡胜.钱钟书双关论的修辞史研究方法论意义[J].修辞学习,2007(5):63-64. 被引量:1
-
9莫超.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例议[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39-40.
-
10闫诚.“貌同而心异”的两种比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4):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