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遗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亟待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组织及个人等多种主体的配合支持。需要不断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有效促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发展。
作者
刘淑娟
吴松
机构地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68-69,共2页
基金
2010年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个案(地方戏曲)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适用策略
民间传统文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淑娟,汤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实施机制之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9(16):124-124.
被引量:1
2
梁保尔,马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
.旅游科学,2008,22(2):7-14.
被引量:8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吴忠才.
旅游活动中文化的真实性与表演性研究[J]
.旅游科学,2002,16(2):15-18.
被引量:35
2
田美蓉,保继刚,教授.
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12-19.
被引量:60
3
李旭东,张金岭.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1-6.
被引量:40
4
陈勇.
遗产旅游与遗产原真性——概念分析与理论引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21-24.
被引量:23
5
王晓晓,张朝枝.
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J]
.旅游科学,2007,21(1):13-16.
被引量:31
6
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竺燕红.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J]
.旅游学刊,2007,22(6):42-47.
被引量:104
7
刘红缨 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99.
8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
梁保尔.
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J]
.旅游科学,2007,21(4):24-30.
被引量:11
10
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80
1
周晓涛.
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地方立法保护[J]
.文化遗产,2012(2):17-23.
被引量:5
2
秦飞,严岩.
风景名胜区文化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引论[J]
.园林科技,2013(1):40-43.
3
王艳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认识路径[J]
.旅游科学,2009,23(1):53-56.
被引量:17
4
艾琳,卢欣石.
草原旅游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初探[J]
.草业科学,2009,26(9):1-6.
被引量:12
5
艾琳,卢欣石.
草原生态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89-195.
被引量:28
6
张纳新.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的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策略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55-58.
被引量:34
7
邓小艳.
符号消费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J]
.广西社会科学,2010(4):38-41.
被引量:27
8
石美玉,孙梦阳.
非物质遗产旅游利用中的三大环节探论--以北京为节点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10,25(6):50-56.
被引量:20
9
蒋莉莉.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31):52-54.
被引量:13
10
田夏梦,王浩,华予,陈晓晓.
废弃石宕口景观改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以新昌小寺岙石宕口景观改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11-18413.
被引量:5
1
蔡华.
“文化”只能是观念存在——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核心概念的讨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15,33(3):47-50.
被引量:7
2
刘琴.
正视文化全球化——摆正态度,积极应对[J]
.商业文化,2011,0(6X):169-169.
3
方李莉.
论“文化生态演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J]
.美术观察,2016(7):8-10.
被引量:29
4
中国将建立有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J]
.福建艺术,2005(3):68-68.
5
宋建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3):29-34.
被引量:3
6
宋建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二)[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4):32-35.
被引量:3
7
陈华文.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看“非遗”申报与保护中存在的误区[J]
.三峡文化研究,2008(1):21-26.
8
周笑岩.
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亟待建立[J]
.中华遗产,2005(4):156-156.
9
王佩琼.
复活遗产中灵动的生命[J]
.文化学刊,2007(2):29-31.
10
汪文涛,张海涛.
蚁贪的文化基因[J]
.方圆,2011(9):24-27.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