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蔓荆子与牡荆子的鉴别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蔓荆子与牡荆子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的鉴别,为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
谢超群
张建英
机构地区
河北省保定地区药检所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5-26,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蔓荆子
牡荆子
鉴别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2
1
王冬,李秋红,周凯.
蔓荆子的化学、药理与炮制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08,36(1):69-71.
被引量:10
2
张敬宝,班允东,孙毓庆.
常用溶剂的Fuzzy聚类分析[J]
.色谱,1989,7(5):256-261.
被引量:18
3
刘红燕,彭艳丽,万鹏.
蔓荆子本草学考证[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126-128.
被引量:7
4
陈体强,朱金荣,吴锦忠,余德亿.
单叶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初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5):50-52.
被引量:18
5
朱立成,王祥胜,刘文,张明浪,刘信忠.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3):83-86.
被引量:18
6
曹晖.蔓荆子炮制的初步研究[J].中药通报,1988,13(5):24-24.
7
王友明[译].蔓荆子治疗中耳炎[J].(国外医学),1982,(4):25-25.
8
向爱兰.蔓荆子治疗急性乳腺炎19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5):84-84.
9
日绪方玄芳.汉方oe临床,1980,27(7):11-11.
10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72.
引证文献
5
1
张子忠,卫云,卢宁,张守志,高鲁霞.
蔓荆子中紫花牡荆素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薄层色谱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3):59-62.
被引量:6
2
刘素君.
蔓荆子的研究近况[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39-41.
被引量:7
3
高燕,盛广为,沈嘉祥,肖春.
三叶蔓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J]
.应用昆虫学报,2012,49(5):1298-1303.
被引量:6
4
张晓存,徐迪,孙伟,宋明,刘霞.
蔓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2366-2370.
被引量:4
5
彭丽丽,刘华,刘祥东,黄璐敏,刘贤旺.
蔓荆子研究进展[J]
.江西林业科技,2004,32(1):30-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徐榕青,林玉霖,林文津,张亚敏,林凌,林力强.
不同产地蔓荆子生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8,31(2):243-245.
被引量:8
2
张子忠,袁久荣,卫云,吕青涛,高鲁霞,尹佩玉,陆懋荪.
蔓荆子反相薄层色谱分析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2):13-17.
被引量:6
3
尹文清,陈柳生,王力生,张青松.
正交设计优选蔓荆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
.中草药,2007,38(2):216-217.
被引量:5
4
张丽梅,陈菁瑛,陈熹.
药用植物蔓荆扦插技术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2):15-17.
被引量:1
5
彭霞,卯明霞,姜明辉,张洁,念晓,苏锦华.
蔓荆根生药学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5):35-36.
6
陈柳生,康大力.
蔓荆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海峡药学,2008,20(7):90-92.
被引量:6
7
陈鸿雁,程伟贤,冯宇,古昆,杨丽君,张义平.
单叶蔓荆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4):582-584.
被引量:14
8
俞振明,林志华,刘长辉,何海斌.
蔓荆子乙醇和乙醚提取液中化学成分分析与差异比较[J]
.农产品加工(下),2010(10):99-101.
被引量:1
9
陈丽,李媛.
蔓荆子黄酮提取物的抗癌活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34-16235.
被引量:1
10
张亚敏,林文津,徐榕青,刘洪旭,严杨彤林.
蔓荆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387-388.
被引量:3
1
陆大忠,朱山寅.
蔓荆子与混淆品牡荆子的比较鉴别[J]
.中药材,1999,22(4):179-181.
被引量:2
2
程建忠,黄金华.
牡荆素的镇痛及抗炎免疫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29-30.
被引量:7
3
罗其富,周弟先,朱炳阳,廖端芳.
牡荆子提取液对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J]
.中成药,2005,27(3):304-306.
被引量:5
4
黄敬耀,徐彭,朱家谷,楼兰英.
牡荆子平喘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4):13-14.
被引量:9
5
陈玉谊.
薄层色谱法和紫外线吸收光谱法鉴别蔓荆子与牡荆子[J]
.海峡药学,2003,15(5):74-75.
被引量:1
6
赵群,娄志华,钟金栋,李蓉涛.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5):92-99.
被引量:4
7
宋妍,杨雪,葛红娟,李建林,汪冬庚,黄金华,陈广通.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9):116-119.
被引量:4
8
李时珍.
《本草纲目》选读[J]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6,0(12):86-86.
9
顾湘,杨雪,葛红娟,宋妍,李建林,陈广通.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
.西北药学杂志,2015,30(2):114-117.
被引量:10
10
辛海量,胡园,张巧艳,郑汉臣,秦路平.
4种牡荆属植物来源生药的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37-3038.
被引量:6
中药材
199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