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灾荒的研究价值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42-47,共6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参考文献11
-
1《清圣祖实录》卷二九一、一六八。
-
2《几暇格物编》,“地震”。
-
3方观承:《畿辅义仓全图》。
-
4《畿辅振溺全图》。
-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276
-
6周魁一等:《岩崩与滑坡的“历史模型”研究》,《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中国科技出版社,1989年。
-
7《中国大洪水》,中国书店出版社,1996年。
-
8见《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
-
9见《中国水利院水利史研究室学术论文集》,水力电力出版社,1986年。
-
10以上均见《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选集》,学术出版社,1989年。
二级参考文献28
-
1杨怀仁 邱淑彰.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J].地理学报,1965,31(3):194-211.
-
2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
-
3(清)谈迁撰,汪北平.北游录[M]中华书局,1960.
-
4施雅风.五年来的中国冰川学、冻土学与干旱区水文研究[J]科学通报,1964(03).
-
5许世远.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J]地理学报,1963(04).
-
6竺可桢.前清北京之气象纪录[J]气象杂志,1936(02).
-
7(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中州集[M]中华书局,1959.
-
8(宋)李壁笺注,(宋)王安石.王荆文公诗笺注[M]中华书局,1958.
-
9Gordon Manley.Temperature trends in England, 1698–1957[J]Archiv für Meteorologie Geophysik und Bioklimatologie Serie B (-),1958(34).
-
10H. H. Lamb.《Britain‘s Changing Climate》"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limate Changes in Britain",1965.
共引文献1275
-
1戚方明,谢海波.“从脾治心”理论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71-73. 被引量:4
-
2袁广阔.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21(2):123-143. 被引量:12
-
3夏如兵,严火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国蚕桑业中心转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79-85. 被引量:3
-
4于泽泱.东汉后期“瘟疫—文学”特殊性略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57-61.
-
5王丹,韩中义.试论元代陕西行省的畜牧业[J].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2):91-103.
-
6郭晨阳,乔丽萍.北魏“雁臣”政策析论[J].云冈研究,2021(4):80-87.
-
7王文轩.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
8曾杰.葛仙米的分布变迁及利用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90-95.
-
9施尔乐.遮蔽与袒露之间——图像资料中的北朝着装形象探析[J].形象史学,2021(2):157-174.
-
10马志坤,刘舒,郭昕,黄江博.植硅体和木炭遗存揭示陕西进步遗址西周时期陶窑燃料利用情况[J].西部考古,2021(2):219-228.
-
1徐学林.徽州存世谱牒及其开发利用[J].江淮论坛,2000(4):99-105. 被引量:7
-
2杨一琼.家谱研究价值新探[J].津图学刊,2004(6):18-20. 被引量:5
-
3吴元丰.军机处满文月折包内新疆史料及其研究价值[J].西域研究,2000(1):91-99.
-
4陕西省新发现文物精华展[J].文博,2001(3):29-29.
-
5龙显昭.从传世碑刻看入川的客家人[J].四川文物,2004(3):59-63.
-
6刘红旗.读《洛阳市志》第四卷有感[J].河洛史志,2002(3):20-20.
-
7叶正渤,王秀丽.造磬铭文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05(1):23-25.
-
8郭娅.我所理解的社会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23-25.
-
9郑汉民.地方史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成果[J].新湘评论,1999,0(6):48-48.
-
10冯贺军.内涵丰富的钧州琉璃 故宫博物院藏四尊明钧州三彩琉璃像的研究价值[J].紫禁城,2015,0(7):100-10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