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气象·意义——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论分析
被引量:1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99-107,共9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参考文献2
-
1《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50、555、555—556、529、539、531、637、112、534、552、630、515、549页。
-
2《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第154,220,284,223页.
-
1周雨豪.方东美与克尔凯郭尔人生境界论差异分析[J].读书文摘(中),2016(4):92-93.
-
2田文军.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现实价值[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1-6. 被引量:1
-
3杨希强.试析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88-90.
-
4路红梅.老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J].殷都学刊,2007,28(2):149-152.
-
5马新龙.人生的级次与价值: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11(1):13-14.
-
6马新龙.人生的级次与价值: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70-72.
-
7周礼春.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现实意义——兼谈哲学的痛苦与消解[J].社科纵横,2011,26(5):120-122.
-
8周元侠.庄子的人生境界论的真善美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9-10. 被引量:2
-
9何仁富.唐君毅之人生境界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5,5(9):33-34.
-
10宁新昌.知识与境界——朱熹人生境界论再探[J].北京社会科学,2001(4):123-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