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9,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二级参考文献7
-
1白屯.知识经济与新的资源观[J].大自然探索,1998(4):101-105. 被引量:2
-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的对象、内容与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6(10):18-22. 被引量:14
-
3杨敏英.经济效益与资源代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7:39-54.
-
4Simon(中译本).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
5长谷川启之(日) 梁小民.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
6章铮.从经济人致可持续性[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
-
7成升魁.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J].资源科学,1998,20(2):1-1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42
-
1李国禄.论绿色经济思想与云南农村经济[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63-66.
-
2石春梅.共享式德育内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71-74. 被引量:3
-
3叶浪,杨继瑞.现代旅游资源观的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2X):6-9. 被引量:1
-
4胡小君.合法性资源与党的执政资源体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19-23. 被引量:40
-
5赵瑞芬.试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J].唐山学院学报,2006,19(1):55-57. 被引量:2
-
6赵中源.论党的执政资源的特点及其体系架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6(2):44-47. 被引量:4
-
7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3):331-336. 被引量:23
-
8郑艳.知识经济对财务工作的挑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3):85-87.
-
9罗永泰.基于泛资源整合的泛产品构成与开发研究[J].管理评论,2006,18(9):32-40. 被引量:7
-
10寇小萱,王彦越.企业仿生态系统特性与负熵流资源利用分析[J].情报杂志,2006,25(10):68-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85
-
1牛冲槐,唐朝永.中国区域人才聚集力比较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7,22(S1):138-140. 被引量:23
-
2刘丹鹤,杨舰.区域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资源整合机制——以北京市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S1):20-24. 被引量:18
-
3罗友和.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状况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4(1):24-26. 被引量:20
-
4肖德武.工作实验室:促使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种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2):83-86. 被引量:2
-
5宋俊杰.知识经济与高校体制改革[J].江汉论坛,1999(8):93-94. 被引量:2
-
6肖广岭.从系统动力学看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系统科学学报,1998,12(1):36-39. 被引量:4
-
7华瑶,刘春波,朱林生.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24(2):42-44. 被引量:27
-
8范柏乃,江蕾,罗佳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被引量:96
-
9叶儒霏,陈欣然,余新炳,袁凯瑜.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113-118. 被引量:21
-
10陈昭锋.1995—2001年中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的初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6):53-5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7
-
1王荣斌,覃成林.科技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河南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103-106. 被引量:10
-
2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的国内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1):155-157. 被引量:7
-
3牛冲槐,原锟霞,李秋霞.科技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111-114. 被引量:18
-
4曹学,翟运开,卢海涛.区域创新资源的平台配置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30-34. 被引量:3
-
5王蓓,陆大道.科技资源空间配置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1,31(5):712-718. 被引量:15
-
6王斌,刘程程.我国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11(20):59-61.
-
7于锦荣,黄蕾.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路径的优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47-50. 被引量:7
-
8李绍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2):5-7. 被引量:8
-
9张宏伟.高校科技资源转化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科技,2014,41(9):7-10. 被引量:2
-
10段忠贤.科技资源配置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16,29(3):6-1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17
-
1雷睿勇,罗敏,邹吉鸿.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的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48-453. 被引量:15
-
2胡昌平,罗贤春.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协同模型——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J].图书馆杂志,2005,24(7):7-12. 被引量:3
-
3杨绘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商界,2009(11):272-272. 被引量:2
-
4魏守华,吴贵生.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4):467-473. 被引量:55
-
5晏湘涛,匡兴华.军事技术学:跨学科学的一个典型案例[J].科学学研究,2005,23(B12):49-54.
-
6李双杰,王海燕,刘韧.基于DEA模型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3):112-115. 被引量:42
-
7黄耀杰,佘元冠.区域科技资源使用的现代系统论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5):117-119. 被引量:2
-
8李枫林.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战略理论及其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4):29-33. 被引量:2
-
9鲁勇兵,梁婉君,李双成.河北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子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73-75. 被引量:11
-
10张秀芳,王笑丹,顾新.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四川省科技创新能力[J].天府新论,2006(5):59-63.
-
1刘海峰.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问题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1):95-98. 被引量:10
-
2冯天平.发展三大竞争力——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王霁博士[J].出版广角,2001(2):19-19.
-
3丁福虎.“分糕效应”导致科技排名下滑[J].河南科技,2002,21(03S):19-20.
-
4周毓萍,冯海鹏.提高湖北省科技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46-47.
-
5201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将进入世界前10名[J].广西审计,1999(6):41-41.
-
6赵彦云.科技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J].中国科技月报,1999(5):19-20. 被引量:1
-
7华勋基.广东省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高校文献信息学刊,1996,3(3):16-21.
-
8陈国生,叶向东.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发展海洋科技与经济[J].消费导刊,2009,0(5):203-203.
-
9曹文虎.今后青海科技工作的几个重点[J].青海学刊,2002(3):141-142.
-
10王永,江耀生.科学与技术全球化需注意的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2,18(12):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