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6,共2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参考文献7
-
1聂啸虎:《略说日本剑道的历史演进过程》,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2木下秀明,曲阳.由术至道——武道发展的近现代化实况[J].体育文史,2000(1):53-54. 被引量:10
-
3镰田茂雄:《禅与日本武道》,中日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4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三联书店,1989
-
5左藤辛治:《禅与人生》,南天大学出版社,1992
-
6戴季陶:《日本论》,海南出版社,1997
-
7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2
共引文献13
-
1陈永军.试论日本“剑道”与禅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10-11. 被引量:2
-
2王奕红.宽容与共振——论日本小说《中阴之花》[J].当代外国文学,2002,23(4):111-116.
-
3周建萍.“趣”与“寂”——中日古典审美范畴之比较[J].国外文学,2010(3):3-11. 被引量:5
-
4黄鹤鹤.善于模仿的日本人[J].科技信息,2011(6):140-140.
-
5谭润芳.中华武术文化传播的思考[J].运动,2011(4):142-143. 被引量:2
-
6陈永华.中日茶道文化的交流[J].农业考古,2001(4):314-317. 被引量:2
-
7孙巍,孟杰.刍议日本剑道与日本民族文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9):251-252. 被引量:1
-
8赵建波,武冬,及化娟.中日韩剑术(道)文化特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2):139-144. 被引量:1
-
9陈永军.试论日本剑道的产生及其思想基础和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17-20. 被引量:4
-
10李国冰.从空手道进入东京奥运会探究日本武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6):17-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02
-
1郑旭旭,袁镇澜.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16-19. 被引量:11
-
2杨绍先.武士道与日本军国主义[J].世界历史,1999(4):57-65. 被引量:15
-
3赵宝煦.“和为贵”、“中庸之道”与“武士道”精神——关于日本政治文化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4):48-54. 被引量:11
-
4王德浩.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战略演变[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1):63-67. 被引量:1
-
5骆为龙.曰本顽固坚持侵略史观的历史背景[J].国际新闻界,1996,18(1):33-36. 被引量:1
-
6段健芝.从日本柔道的改良看中国武术的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1,23(4):49-51. 被引量:12
-
7张燕中,刘宏,王静.文化焦虑与认同:中国武术异域传播中的文化错位[J].体育与科学,2014,35(4):51-54. 被引量:13
-
8安强.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条件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145-147. 被引量:3
-
9林小美,陆跃琴,杨永明,李晶晶,顾波浙.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2,24(5):6-9. 被引量:7
-
10邱丕相,郭玉成.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学刊,2002,9(6):59-62.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5
-
1杨敢峰,周春晖.历史学视野下日本剑道技术变迁之研究[J].体育科研,2018,39(5):15-21.
-
2刘帅兵,吉灿忠.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的差异性比较[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3):123-127. 被引量:3
-
3李国冰.从空手道进入东京奥运会探究日本武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6):17-20. 被引量:1
-
4马文国.文化社会学视角下中华武术文化自信的重构机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5):604-609. 被引量:16
-
5王如镇,刘玉.回顾与展望:武术国际化推广研究综述(1978-2018)[J].中华武术(研究),2019,0(2):16-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宋相会,刘瑞峰,李文龙.日本武道教育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8):130-132. 被引量:1
-
2孟涛,崔亚辉.新中国武术70年发展历程解读及当代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5):391-397. 被引量:29
-
3李国冰.从空手道进入东京奥运会探究日本武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6):17-20. 被引量:1
-
4张志勇,王志敏,王新建,尹荣荣,胡婕婷.全国空手道竞赛实力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7):239-240.
-
5蔡艺,张琬婷,袁晓辉.从“模仿”到“创新”:基于《武艺诸谱翻译续集》的中朝武艺交流史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3):332-339.
-
6张凯莉.我国武术教育的当代使命与践行路径[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2,38(3):104-108. 被引量:2
-
7张凌霜,易鹏.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22,41(7):610-613. 被引量:2
-
8姬晶晶.中华武术文化价值理念与传播路径探析[J].拳击与格斗,2022(11):19-21.
-
9薛源.从打破若干固化认识探析提升传统武术技击性的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9):146-156. 被引量:1
-
10张若星.新时代“一带一路”文化共建的逻辑、挑战与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2):80-88. 被引量:4
-
1王强,伏学燕.日本武道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B12):88-89.
-
2景扶明.武道心法简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11(1):19-23. 被引量:1
-
3王立峰,胡平清,顾春雨.从日本武道俱乐部推广模式浅析我国武术推广及影响因素[J].中华武术(研究),2014,3(6):14-19. 被引量:4
-
4冠日.夭折的天才棋士“本因坊秀伯”[J].棋艺(象棋),2000(9):18-19.
-
5郑旭旭,袁镇澜.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16-19. 被引量:11
-
6大山倍达,英鹤.日本武道家大山倍达自述[J].精武,2007(9):12-13.
-
7桥本昌二(解说),桥本笃庆(执笔),苏甦(译).外家准名人[J].围棋天地,2010(7):89-97.
-
8穿越[J].围棋天地,2009(8):90-90.
-
9新作发售一览表[J].科学时代,1999,0(6):8-8.
-
10吕彦.日本“武道”及“武道教师”议——武术教师是不是体育教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4,10(4):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