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S期205-206,共2页
同被引文献7
-
1杜伟.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61-64. 被引量:85
-
2吕春,彭博文.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7):32-33. 被引量:11
-
3冯海燕.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2):56-57. 被引量:9
-
4周文能.加强科学技术评价工作,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R].科技部基础研究司,2003-11-20.
-
5丁福虎.科研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0,20(3):45-48. 被引量:38
-
6胡社荣.关于建立科研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讨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5):117-118. 被引量:11
-
7刘恩允.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1):39-42. 被引量:44
二级引证文献23
-
1王巍,马二军.建构高校科研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1):68-71. 被引量:10
-
2刘涛,黄芊.简析大学科学精神面临的困境表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704-707. 被引量:1
-
3周春燕.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及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210-212. 被引量:14
-
4刘涛.论大学精神失落的理念根源[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79-181. 被引量:8
-
5刘涛.大学理念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制导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106-108.
-
6蔡琼,苏丽,丁宇.从行政主导转向国家主导: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理性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9):35-39. 被引量:7
-
7谢小风.基于人才培养贡献度视角的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7):84-85. 被引量:10
-
8刘娟.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的改革与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0(11):184-185. 被引量:2
-
9席与亨,张丹,司徒唯尔.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71-76. 被引量:12
-
10何宝国.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8):136-137. 被引量:9
-
1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
-
2安永辉.浅谈对高校科研奖励的认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0(6):66-68. 被引量:1
-
3吴绍民.综合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3):48-50.
-
4程耀荣.关于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及业绩评价的几个问题初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1):113-116.
-
5陈广桐,栾开政,张健恒.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15(2):28-31. 被引量:2
-
6顾秀平,李震静,孙斐,卞修凡.安徽医科大学2002—2004年科研业绩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8):62-63.
-
7李文婷,滕文静.高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2):42-44.
-
8潘红.需要层次与教师激励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12X):4-5. 被引量:1
-
9刘蓓,陶立新.学科建设效率评价信息化的初步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39-41.
-
10李开德.提高地方大学科研水平的探索——以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25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