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我生存价值的探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的前期作品着重关注社会现实。以《呐喊》《热风》为例,《呐喊》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热风》以客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现状为观察对象,涉及历史、现实、道德、人性、风俗等,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第2期39-39,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7

  • 1《致萧军》《鲁迅书信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636页.
  • 2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页.
  • 3布勒东:《连通器》,转引自老高放《超现实主义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 4洛夫.《诗人之镜》[J].创世纪,.
  • 5弗洛伊德《梦的释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76页.
  • 6夏济安,见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 7转引自《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