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罗斯作品《再见吧,哥伦布》的后殖民主义阐释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再见吧,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的一部重要作品。文中主人公尼尔追求异化,尼尔姨妈愚蠢可笑,这一切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审视这部作品,犹太人在美国遭遇歧视以及美国种族不平等的现象暴露无遗。
作者
于雪茹
机构地区
北方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歧视
种族不平等
分类号
I [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王海燕.
刍议菲利普·罗斯作品中人物的两面性[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140-14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2]菲利普*罗斯.再见吧,哥伦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
[3]Poth-P.Portnoy's-Complaint.New-York:random-House,inc.1982.
同被引文献
3
1
孙晓冲.
“叛逆”中的身份认同——浅析《再见,哥伦布》[J]
.全国商情,2009(22):140-141.
被引量:1
2
杨庆华,张发祥.
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5):13-14.
被引量:2
3
严宁.
《再见,哥伦布》中场景机制的运用及其对主题的揭示[J]
.学术交流,2013(4):210-2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磊.
会话交际的艺术——从顺应论视角下对《再见,哥伦布》的会话分析[J]
.海外英语,2019(3):223-2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魏倩倩,邓庆周.
诗歌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的语境顺应分析[J]
.海外英语,2020,0(1):178-179.
1
董颖.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讽刺手法的应用[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3):62-64.
2
靳振勇.
黑色的呐喊:《最蓝的眼睛》的伦理批评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29-30.
被引量:1
3
杨颖育.
生态批评视阀下的《最蓝的眼睛》解读[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4):119-123.
4
管建明.
《去吧,摩西》中终极精神价值的建构与解构[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7(1):42-46.
被引量:2
5
张其亮.
文学理想与种族现实——埃利森与福克纳的对话[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5(1):264-281.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