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老人与海》中的人际和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老人与海》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的向往,其人际和谐的图景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作者对于平等的理解、对于宽容的向往、对于理解的描述,无不在老人、孩子、其他人以及大海与小渔村中间得到了阐释。
作者
周惠清
机构地区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老人与海
人际
和谐
分类号
I [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美)穆蒂莫·艾德勒(MortimerJ.Adler)著,郗庆华,薛笙.六大观念[M]三联书店,1998.
1
叔本华.
品味独处[J]
.中外文摘,2010(22):1-1.
2
潘国本.
消失的天堂[J]
.可乐,2007(8):21-21.
3
潘国本.
第一千零二夜的故事[J]
.金色年华,2007(11):23-23.
4
张春泉.
人际和谐与交往理性——鲁迅《伤逝》的文本意义新解[J]
.广西社会科学,2006(8):129-131.
被引量:3
5
薛毅.
感伤传统[J]
.文艺评论,1989(6):4-9.
6
党国英.
农耕文明并非“桃花源”[J]
.中国新闻周刊,2008(11):82-82.
7
彭乡荣.
2009新春楹联一束[J]
.金秋,2009,0(1):48-48.
8
宋兴甫.
试论《论语》中的和谐思想[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0(1):10-12.
9
张春泉.
交往理性的“伤逝”——《伤逝》的主体交互性解读[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37-140.
被引量:3
10
潘国本.
第一千零二夜的故事[J]
.聪明泉,2007,0(9):57-57.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