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马伯乐》——浅谈萧红香港时期文学创作与香港的关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萧红十年漂泊后留下了一百万余字的文学遗产,其中《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她创作的三部文学经典有两部是在香港完成的,因此萧红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其文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其代表作的丰收期。可以说香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萧红文学作品的创作,萧红最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属于香港。
作者
李希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文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萧红
香港
文学创作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小妮.
萧红写了两部生死场——作家被时代浸袭与原态写作的回归[J]
.文艺争鸣,2011(3):6-9.
被引量:6
2
游文慧.
艺术的艰难突围与政治意识的无奈选择——丁玲《夜》的再解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114-118.
被引量:3
3
吴雁琴.
试论萧红对左翼文学的超越[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1):74-75.
被引量:5
4
林贤治.
萧红和她的弱势文学[J]
.新文学史料,2008(2):88-9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8.
2
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96、197、291、282.
3
王辉,李军:穿越文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1.
4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22
1
王刘梅.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丁玲对身体的描写——以《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3):10-10.
2
梁平.
文体自觉的诗美沉淀——何其芳早期创作中的人格价值[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58-63.
3
姜惠.
试论30年代左翼文学现象——兼谈萧红创作对左联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2(2):53-57.
4
卢建红.
“故乡”与萧红的自我认同[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68-71.
被引量:3
5
梁平.
生活真相与普世价值——毕飞宇推拿的两个文学穴位[J]
.小说评论,2012(1):161-166.
被引量:1
6
卢建红.
“乡愁”的美学——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故乡书写”[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89.
被引量:19
7
曲慧芳.
从男性形象塑造看萧红小说的文化批判意识[J]
.阴山学刊,2013,26(3):27-32.
8
曲慧芳.
萧红笔下的贫困人生[J]
.芒种(下半月),2014(6):14-15.
9
李晓丽.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叙事[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6(1):108-113.
被引量:1
10
车凯旋.
身体的言说:丁玲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再解读——以《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与《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31(4):56-59.
同被引文献
8
1
叶振忠.
论萧红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J]
.中国文学研究,1999(4):81-83.
被引量:2
2
黄增章.
抗战期间香港的中文刊物[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3):142-148.
被引量:3
3
沈卫威.
南天遥寄乡关情——论抗战后期流亡香港、桂林的“东北作家”[J]
.社会科学辑刊,1987(4):88-92.
被引量:10
4
范智红.
平凡生活的复现及其叙事功能──四十年代小说艺术论之一[J]
.文学评论,1997(2):113-127.
被引量:10
5
葛美荣.
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和内地文人向香港的迁徙[J]
.档案天地,2010(5):41-45.
被引量:1
6
叶愚.
香港岁月对于萧红的意义[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8):77-77.
被引量:2
7
侯桂新.
抗战期间香港的文艺报刊与民族共同体想像[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8-12.
被引量:2
8
乐琦.
20世纪上半叶香港文学场与作家南来空间的生成[J]
.小说评论,2014,0(6):192-1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吴曼娴.
人性的悲悯视角——从萧红香港创作人物分析[J]
.写作(中),2017,0(2):77-78.
2
林幸.
1940-1942:香港格局中的萧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09-111.
1
叶振忠.
论萧红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J]
.中国文学研究,1999(4):81-83.
被引量:2
2
古远清.
余光中香港时期的文学评论[J]
.学术研究,1996(11):49-52.
3
沈巧琼.
论《马伯乐》的女性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6(5):170-175.
被引量:2
4
艾晓明.
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55-77.
被引量:20
5
蒋力.
歌剧文学剧本《萧红》[J]
.歌剧,2011(4):68-73.
被引量:2
6
郭冰茹.
萧红小说话语方式的悖论性与超越性——以《生死场》和《马伯乐》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6):169-178.
被引量:8
7
冉小平.
对国民性的思考和生命意义的探索——重读萧红的《马伯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4):47-49.
8
唐丽丽.
自我人生之路的探照——萧红与《马伯乐》人物形象之比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5):75-77.
被引量:1
9
韩晓谅.
试论萧红长篇小说创作的得与失[J]
.邯郸师专学报,1999,9(4):63-66.
10
陈洁仪.
论萧红《马伯乐》对“抗战文艺”的消解方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80-90.
被引量:13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