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与影视的碰撞——谈文化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作品和电影天然存在文化性。不论从原创剧本到电影,还是从文学作品到改编剧本再到电影,电影与文学作品都是文化的载体,充当文化输出的工具,文化性是电影和文学作品的有机联合体。本文从原创文本与视觉影像的碰撞这个角度探讨了文化观念的嬗变。
作者
谢秋恩
万莉
机构地区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文本
视觉影像
文学作品
电影
中西文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孙婷婷,孙秀娟.
从《色·戒》到《色·戒》 从小说到电影[J]
.电影文学,2008(10):56-57.
被引量:2
2
陈晓云.
改编,还是原创:一种令人困惑的悖谬--兼及对电影文学性命题的反思[J]
.当代电影,2008(2):94-97.
被引量:10
3
甘文平.
从小说到电影——谈美国文化的时代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61-6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张英进.
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J]
.当代电影,2005(1):29-34.
被引量:33
2
张真.
《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61-70.
被引量:35
3
陈凯歌(采访),倪震(访问),俞李华(整理).
《无极》:中国新世纪的想象——陈凯歌访谈录[J]
.当代电影,2006(1):46-53.
被引量:26
4
戴锦华.
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J]
.学术月刊,2006,38(11):113-121.
被引量:17
5
冯小刚,高山.
冯小刚自述[J]
.当代电影,2006(6):42-43.
被引量:18
6
冯小刚,郝建,贾磊磊,尹鸿,高山(整理).
《夜宴》[J]
.当代电影,2006(6):66-75.
被引量:11
7
张颐武.
两对基本概念:抽象观众/具体观众视觉性/文学性——从《电影的锣鼓》和《电影文学断想》开始[J]
.当代电影,2007(3):10-13.
被引量:5
8
Spiller, Robert E. "Preface",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Macmillan, 1948. p.7.
9
Feidelson, Charles, and Paul Brodtkorb. Interpretation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p.29.
10
Cunliffe, Marcus. 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n 2. Cultural Section, 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75, p. 264.
共引文献
12
1
周根红.
90年代以来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
.扬子江(评论),2010(4):84-90.
被引量:2
2
李珊.
陈嘉上给中国古典小说“画皮”——浅谈电影“画皮”的商业化改编[J]
.电影评介,2009(15):45-45.
被引量:1
3
简敏.
论文学与影视权力关系的变化[J]
.江汉论坛,2012(2):115-118.
被引量:1
4
王君怡.
大胆花钱,谨慎改编——浅析电影《一九四二》[J]
.电影评介,2013(1):21-22.
被引量:1
5
林莹.
从电影《红字》等看美国文化的时代特征[J]
.电影文学,2013(3):92-93.
被引量:1
6
戈小玲.
从三部英美文学题材电影赏析谈其对原著的继承与发展[J]
.大舞台,2013(2):193-194.
被引量:1
7
杨飞,李小雨.
移植与颠覆--莎剧《哈姆莱特》的中国化电影实践[J]
.电影新作,2016(4):107-113.
8
韦朝晖.
论《永别了,武器》电影改编的创新性[J]
.电影评介,2017(13):95-97.
9
谢秋恩,邓晓宇.
文本与视觉的冲突——谈中西方文化的变迁[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224-225.
10
王倩,王禹洁.
后现代传播视阈下文学与电影的融合发展研究[J]
.电影评介,2018,0(21):71-7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甘文平.
从小说到电影——谈美国文化的时代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61-62.
被引量:5
2
王爱琴.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婚姻观的缩影[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4-117.
被引量:19
3
赵红妹.
浅论《巴黎圣母院》的电影改编[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30-32.
被引量:1
4
(匈)巴拉兹·贝拉(BelaBalazs)著,何力译.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
5
[美]布鲁斯东(Bluestone,G·) 著,高骏千 译.从小说到电影[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6
(美)伦敦(JackLondon)撰,蒋天佐译.荒野的呼唤[M]. 人民文学出版社,
7
夏曼丽.
解构与重塑:电影艺术文学性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5-160.
被引量:12
8
袁辉.
新世纪电影与文学的辩证关系[J]
.电影文学,2010(15):13-14.
被引量:4
9
刘迎新,鞠曼丽.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之比较分析[J]
.电影文学,2012(10):82-83.
被引量:3
10
郭泽青.
从“底层”突围与“命运”共舞——对立叙事中的电影《Hello!树先生》《钢的琴》[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0(5):48-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芳.
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J]
.电影文学,2013(2):87-88.
2
戈小玲.
从三部英美文学题材电影赏析谈其对原著的继承与发展[J]
.大舞台,2013(2):193-1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学民.
生态主义异化和重构——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解读[J]
.作家,2015,0(6X):97-98.
1
黄伟.
真实与歧义的博弈——论艺术创作观念的嬗变及延伸[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3):72-73.
2
刘健.
从印象派看后印象派艺术观念的嬗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1):208-208.
3
李林.
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嬗变[J]
.中国音乐教育,2005(8):33-34.
被引量:1
4
苏星.
国产片专映厅联盟正式启动[J]
.大众电影,2008,0(3):7-7.
5
李浩.
刘天华音乐创作观念的嬗变[J]
.文学与艺术,2011(5):96-97.
6
韩堃.
抗日战争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J]
.丝绸之路,2011(22):100-101.
7
翟康辉.
浅谈当代写实油画创作及欣赏者审美观念的嬗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161-161.
被引量:3
8
张莹.
改版寄语[J]
.法律与生活,2012(1):64-64.
9
宋光祖.
从梅兰芳到袁雪芬——略论戏曲的戏剧观念的嬗变[J]
.上海戏剧,1994,0(2):27-28.
被引量:1
10
李珠.
辽宁戏剧舞台观念的嬗变[J]
.戏剧文学,2012(11):61-63.
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