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的具体深化与佛教思想的参照意义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32
-
1刘铁芳.探寻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J].探索与争鸣,2021(4):15-18. 被引量:56
-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0):3-8. 被引量:231
-
3白刚.“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类对体育的反思[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63-66. 被引量:2
-
4李燕.试析共生与教育关系研究的得与失[J].教育科学,2005,21(2):12-14. 被引量:3
-
5魏兆锋,冯文全.主体间性教育:从两极走向中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13-15. 被引量:7
-
6赵欣.德育并非一门讲授课[J].现代大学教育,2006,22(1):80-83. 被引量:7
-
7王生平.谈谈庄子、尼采的"人自然化"思想[N].光明日报,2000-12-19.
-
8朦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
9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10陈超群.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
1曹勇.全球化的价值意蕴——从共生理念到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6):17-19.
-
2马小茹,马春茹.全球化: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2):14-18. 被引量:1
-
3马小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球化与建构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J].传承,2009(8):30-31.
-
4吴静.道家生态价值选择探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98-100. 被引量:4
-
5卢风.共生理念与主客二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4):1-4. 被引量:18
-
6田康顺.浅谈和谐思想的发展流变及现实需要[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1):190-190.
-
7王卫.互利共生理念初探[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69-172. 被引量:8
-
8龟山纯生,龚颖.东方思想在现代环境思想中的意义——以佛教思想为中心[J].哲学动态,2002(4):10-12. 被引量:3
-
9马小茹.“共生理念”的提出及其概念界定[J].经济研究导刊,2011(4):217-218. 被引量:25
-
10张斌峰,郭金林.共生思想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9(10):19-21. 被引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