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嵇康其人其诗的自然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嵇康其人其诗的自然观是由他的社会观、人生观、人格范型和艺术追求所决定的。本文从两方面着手:一,描述嵇康其人及其自然观,解析了他的四言诗中的某些诗歌,阐述其诗歌中的自然观;二,结合嵇康自身和他生活的社会,分析了其人其诗自然观的形成原因。
作者
烟晓红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年第2期182-183,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嵇康
自然
自然观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吴小如等撰写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
共引文献
4
1
蔡彦峰.
从“巧构”到“自然”——玄学与魏晋六朝诗歌的语言转向和发展[J]
.文学评论丛刊,2013(1):70-77.
被引量:1
2
张惠民,邓妙慈.
静水深流——陶诗达生下的忧生[J]
.文学与文化,2010(4):124-131.
3
安媛,史国良.
《世说新语》所反映的庄学进程[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8(2):116-124.
4
张卉.
魏晋以来儒佛道变迁在陶渊明身上的体验[J]
.考试周刊,2007(39):158-159.
1
傅绍良.
论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J]
.晋阳学刊,2000(1):65-69.
2
刘增人.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一)[J]
.鲁迅研究月刊,2001(9):4-11.
3
刘增人.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二)[J]
.鲁迅研究月刊,2001(10):4-20.
被引量:3
4
张清华,刘诗宇,赵亦然,施冰冰,余竹平.
“废人”的谱系学:颓圮的心灵史[J]
.长城,2016,0(4):155-157.
被引量:1
5
熊明.
林冲:士人人格范型的寄寓[J]
.菏泽学院学报,2008,30(3):61-66.
被引量:1
6
陈健.
人格范型的历史性蜕变──梁启超鲁迅与佛学关系的比较研究[J]
.鲁迅研究月刊,1996(12):12-17.
被引量:1
7
赵娜.
从《诗经》中的“君子”看周人的人格范型[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3):14-15.
被引量:1
8
樊兰,崔志博.
论《玉燕堂四种曲》的理想人格范型[J]
.四川戏剧,2013(9):57-59.
9
张盛春.
试析《白鹿原》中的男权文化[J]
.四川戏剧,2006(4):115-116.
10
高淮生.
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J]
.红楼梦学刊,2003(2):279-292.
被引量:10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