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学的历史学转向及历史社会学的兴起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历史学和社会学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界限分明的状态。但二战以后,两者却在分别实现社会学转向和历史学转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新的融合,而这一新的融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的产生。至今,"历史社会学"的真正内涵从来没有得到过清楚地表达,并且仍未获得制度化的学科地位,哪怕是分支学科的地位。学科地位合法性的争议,使我们对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存有忧虑。
作者
李凡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第3期201-202,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社会学
历史学
历史社会学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A.马尔丁诺夫,刘伸.
历史社会学:跨学科综合研究[J]
.国外社会科学,2004(6):2-4.
被引量:2
2
卢晖临.
社会学的历史转向[J]
.开放时代,2004(1):108-114.
被引量:12
3
龙宏甫.评安德森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4
王小章.社会状态的社会学和历史进程的社会学──一个社会学史的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0(04).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共引文献
11
1
董国礼.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运动研究——梯利的集体行动理论[J]
.学海,2007(5):63-69.
被引量:7
2
吴帆,吴毅.
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92-98.
被引量:12
3
胡翼鹏.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社会学品格论略[J]
.社会科学,2011(2):66-74.
被引量:2
4
郑世涯.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分析[J]
.商情,2013(20):167-167.
5
桑志坚.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转向及其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9):1-5.
6
王建平.
未开的脸与未知的脸: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特征与现实处境[J]
.中国研究,2008(1):102-120.
7
樊凡,刘娟.
从围观走向行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研究范式的转型——兼谈学术何以能中国[J]
.中国农村观察,2019,0(1):129-143.
被引量:10
8
林艳,胡春光.
当社会学遇上历史学:历史社会学的兴起[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61-70.
被引量:1
9
郑雄飞,黄一倬.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体多角色演绎与共同体互动秩序研究——基于“空间-关系-角色”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22(2):24-38.
被引量:4
10
周泓.
后现代之后:新社会史回归社会科学[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2):146-16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海峰.
“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15-23.
被引量:44
2
刘海峰.
“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4):54-60.
被引量:26
3
张斌贤.
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
.教育科学,1997(1):16-18.
被引量:75
4
刘海峰.
“科举学”刍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2(4):89-95.
被引量:46
5
陈桂生.
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
.教育研究,1994,15(7):38-41.
被引量:64
6
宣勇,钱佩忠.
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
.大学(研究),2007(1):21-26.
被引量:18
7
王爱玲.
论单数教育学存在之必要与可能[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3):6-9.
被引量:1
8
刘海峰.
"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1):3-5.
被引量:5
9
许锡良.
制约“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兼论教育复杂性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4):24-29.
被引量:10
10
王洪才.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1):72-78.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1
1
冯用军,赵雪.
论科举学学科史的构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9-6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冯用军.
科举学学科科际整合的跨学科研究:机制、模型与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104-112.
2
苑津山.
科举学30年刍议:求真考订与求理彰义的研究旨趣[J]
.湖北招生考试,2022(3):22-27.
被引量:1
1
马殿富.
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9):113-114.
2
张爱凤.
“泛娱乐化”批判的文化社会学转向[J]
.求是学刊,2009,36(2):100-102.
被引量:3
3
王世军.
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45-50.
被引量:5
4
林南,牛喜霞.
资本理论的社会学转向[J]
.社会,2003,23(7):29-33.
被引量:8
5
刘鹏.
科学哲学:从“社会学转向”到“实践转向”[J]
.哲学动态,2008(2):83-87.
被引量:3
6
张应强.
文化社会学转向与大学文化研究范式变革[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1):8-8.
7
刘卫东.
深度个案研究中的媒介社会学转向[J]
.理论与现代化,2013(1).
8
王瑞鸿.
身体社会学——当代社会学的理论转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1-7.
被引量:39
9
马雷.
合理性与“社会学转向”——强纲领的科学性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2004(1):104-107.
被引量:2
10
洪军.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5):100-101.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