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中的语用含糊现象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的模糊性已经被大多数语言学家承认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但是,模糊语言学是以静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吴亚欣,200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语用含糊现象,主要分析了语用含糊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层面以及它的语用功能。
作者
徐葆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第4期143-145,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语用含糊
表现层面
语用功能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2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吴亚欣.
含糊的语用学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06,23(1):16-19.
被引量:27
2
魏在江.
从外交语言看语用含糊[J]
.外语学刊,2006(2):45-51.
被引量:56
3
吴亚欣.
汉语言语交际中的含糊原则[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4):4-8.
被引量:15
4
侯国金.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
.外国语,2005,28(1):41-47.
被引量:66
5
何自然.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2000,23(1):7-13.
被引量:227
6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7
钱冠连.
语言功能不完备原则的启示[J]
.外语学刊,1995(1):23-26.
被引量:18
8
何自然.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990,13(3):30-34.
被引量:98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沈家煊.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
.现代外语,1985,8(1):26-35.
被引量:87
2
姜剑云.
法律活动领域中的非精确表述[J]
.当代修辞学,1995(3):17-18.
被引量:4
3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4
何自然.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990,13(3):30-34.
被引量:98
5
徐盛桓.
礼貌原则新拟[J]
.外语学刊,1992(2):1-7.
被引量:164
6
侯国金.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
.外国语,2005,28(1):41-47.
被引量:66
7
李红儒.
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语句中的说话人因素”理论探讨之一[J]
.外语学刊,2001(1):31-38.
被引量:39
8
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
.外国语,2002,25(1):6-16.
被引量:146
9
徐盛桓.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2002,25(3):2-10.
被引量:69
10
冉永平.
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J]
.外国语,2002,25(3):30-36.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529
1
张雅琦.
广告中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0):35-37.
2
满芳.
外交部发言人表态中名词化的传播效果分析[J]
.新闻知识,2023(10):44-48.
3
刘云鹏.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分析[J]
.文存阅刊,2018,0(23):148-148.
4
吴思霞.
外事口译中模糊语翻译策略探析——以总理国际会议部分讲话翻译文本为例[J]
.广东经济,2017,0(8X):259-260.
被引量:1
5
梅进丽.
试论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4):107-109.
被引量:1
6
吴萍萍.
含蓄否定(英文)[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9(S1):42-46.
7
刘乃美.
汉英歧义的成因及其运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124-125.
被引量:1
8
王桂兰.
略谈歧异与模糊[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z1):157-159.
被引量:1
9
黄成夫.
英汉语言歧义的结构现象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S1):231-233.
被引量:3
10
鲁苓.
源流·理据·功用——“语言模糊性”解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74-7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0
1
叶姗.
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的界定[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15-118.
被引量:2
2
秦勃.
有限理性: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试论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J]
.理论界,2006(1):78-79.
被引量:23
3
柴盈,何自力.
论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对现代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5):57-63.
被引量:33
4
王通平,钱松军.
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误导性陈述的界定[J]
.证券市场导报,2016(9):73-78.
被引量:8
5
廖升.
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之侵权行为认定[J]
.法学家,2017(1):134-145.
被引量:26
6
缪因知.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J]
.北方法学,2018,12(4):68-78.
被引量:19
7
张宇润.
证券虚假陈述及民事责任确定之我见[J]
.政法论坛,2002,20(6):120-127.
被引量:9
8
郭锋.
虚假陈述侵权的认定及赔偿[J]
.中国法学,2003(2):95-99.
被引量:42
9
赖武.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2):126-134.
被引量:19
10
王冀宁,李心丹.
基于多因素权重模型的证券投资者交易动因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27-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苗萍.
何为“误导”:证券市场误导性陈述之识别[J]
.中财法律评论,2022(1):73-92.
1
江晓红.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英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6):46-48.
被引量:57
2
杨纳让,延宏.
中国英语的表现层面及特征[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85-88.
被引量:25
3
张军平.
形合与意合研究的多维视角[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81-83.
4
何向妮.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7):73-75.
被引量:3
5
张耘.
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透析[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80-84.
被引量:3
6
林琼.
从社会语言学看中国英语的本质特点[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4(2):97-99.
被引量:13
7
张雪平.
“非现实”研究现状及问题思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5):13-19.
被引量:10
8
李晶晶.
浅谈语言歧义与模糊的差异[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8-39.
被引量:1
9
曾宇钧,徐红云.
略谈文学作品中的语义模糊与语用模糊现象[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3):48-49.
被引量:1
10
徐建华,刘富华.
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97-105.
被引量:5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