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推进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因素。本文拟就如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
米洪义
机构地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年第3期166-167,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
"四川省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研究"科研成果。项目号:SA06079
关键词
专业结构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培养模式
改革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姚虎雄.
西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反思与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31-33.
被引量:6
2
刘德富,张朔.
在并校改革中推进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1):14-17.
被引量:4
3
朱九思.
要从中小学抓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根本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2(9):19-2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
1
[3]李文海.面向21世纪的高等文科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06.
2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13.
3
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常初芳主编.国际科学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富良.
淡化传统文理工学科观念 促进人文与自然科学融合[J]
.中国高等教育,2000(9):17-19.
被引量:12
6
许智宏,赵存生,叶朗,林梅村,朱青生.
探寻中国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完美契合之路许智宏赵存生叶朗林梅村——北京大学五教授的笔谈[J]
.中国大学教学,2002(5):20-2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段连鑫.
青少年人文教育专题网站的组建及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5):55-57.
2
贾昕东.
论现代科技影响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J]
.艺术教育,2006(4):39-39.
被引量:7
3
徐长斌,黄弋生.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二重障碍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01-102.
被引量:2
4
米洪义.
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2):95-97.
被引量:2
5
李海莲.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途径研究[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2):83-84.
被引量:2
6
余东升,尹晓龙.
以理论引导实践 以实践丰富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9):49-55.
被引量:17
7
宋广文,曹红.
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3):93-96.
被引量:6
8
王蕾娜.
高校在现代科技影响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J]
.科教文汇,2012(6):46-46.
9
李雪梅.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0):52-56.
被引量:39
10
宋广文.
墨子的科技思想及其科学教育价值[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33-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胡龙华.
KEP——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践模式之管见[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5):38-41.
被引量:3
2
董琳,朱晓丽.
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3):16-16.
被引量:1
3
詹荣海.
试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62-64.
被引量:9
4
胡龙华.
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创造力培养的价值[J]
.求实,2010(4):71-7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钟明荣,孔峥臻.
高校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浅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2):32-3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万青,王大本,李天生.
高校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J]
.科教导刊,2012(4):32-32.
被引量:4
2
王晓梅,陆冰薇.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现状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12(1):39-40.
3
何志伟,颜事龙.
专业课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5):126-127.
被引量:4
4
刘会军.
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及对策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5):56-57.
5
刘荣.
土力学课程讲授中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7):58-60.
1
张焕华.
思想教育与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
.科技资讯,2016,14(22):127-128.
被引量:2
2
顾骁南.
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解析与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7):169-170.
3
陈养锋.
高职教学的困惑与发展思路[J]
.价值工程,2011,30(28):231-232.
被引量:2
4
马尔立,樊伟伟,王振华,严鹏.
大型企业办学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27):58-62.
被引量:22
5
柯依琳.
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J]
.人才资源开发,2016(2):45-45.
被引量:2
6
冉义明.
论高职教育体制的路径依赖[J]
.经济师,2007(1):155-156.
被引量:2
7
潘玉耕.
校企合作中的文化融合问题[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4):1-4.
被引量:6
8
孙红,周晓楠,张滨,王占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4):228-229.
被引量:2
9
宋广辉.
中国化校企合作之路的分析与探讨[J]
.才智,2013(30):93-93.
10
何超,张军,邵晓莉.
浅议高职机械加工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融合问题[J]
.赤子,2015(9Z).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