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破”与“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对主体的关注,体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后现代主义针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弊端,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现代主体性,消解了主体,提出"主体死亡"的口号。对现代主体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在哲学层面上进行了彻底解构。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和解构主体后,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对后现代主义相互冲突的"两翼"的比较探讨中,不难发现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是人类克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作者 陈晋旭
机构地区 淮阴工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年第2期167-167,176,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法伊尔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 2弗·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3.导言:后现代精神和社会[A].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4乔·霍里德.后现代精神和社会观[A].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5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6王彩云,张立成.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J].济南大学学报,2000,10(4):30-32.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