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
二级参考文献5
-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
2哈贝马斯 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4.
-
3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4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77.
-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1.
共引文献5
-
1范冰冰:本命年鸿运当头[J].中等职业教育,2005(13):47-47.
-
2张平,杨建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06(4):157-160. 被引量:1
-
3马千里.简析建构农村公民社会的制约因素——以豫西南某县前村为例[J].学理论,2009(25):114-115.
-
4周大鸣,陈世眀.从乡村到城市:文化转型的视角--以广东东莞虎门为例[J].社会发展研究,2016,3(2):1-16. 被引量:8
-
5彭小兵,王长征.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中“脱节”现象的反思[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0(2):10-17. 被引量:4
-
1谭天,肖思思,黎亮,于爽.2005中国电视新闻十大看点[J].新闻与写作,2006(2):16-18.
-
2丁尘馨.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尝试之路[J].新闻周刊,2003(17):68-69.
-
3杨金月,叶晔.与祖国同行 与时代同步 《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J].电视研究,2008(2).
-
4刘岩.充分认识电视深度报道的传播优势[J].声屏世界,2006(11):33-33.
-
5朱天,何铁巍,王轶菁.对2002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几点思考[J].电视研究,2003(2):19-21. 被引量:4
-
6郝水静.浅析民生类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从《拉呱》聊起[J].戏剧丛刊,2007(1):50-51.
-
7陈璐.微信“公众号”的个性品牌塑造与营销策略[J].传媒,2016(23):54-56. 被引量:5
-
8陈旭钦.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J].新闻战线,2001(10):68-70.
-
9王永.电视+服务:城市台突围与转型路径探索[J].中国电视,2016(6):73-77. 被引量:2
-
10陈旭钦.晚报营造“媒体社区”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1(10):37-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