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博的虚拟社会动员与传统社会动员的区别——以新浪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微博在当下的发展,其不仅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社会动员的工具。本文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从社会动员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社会动员的方式、社会动员的客体以及社会动员的信息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微博的虚拟社会动员和传统的社会动员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虚拟社会动员向现实的社会动员转化的可能性。
作者
张迎辉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现代视听》
2012年第8期73-77,共5页
Modern Audio-Video Arts
关键词
微博
虚拟社会动员
内化动员
“面对背”式动员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1
李丹.
我国社会动员的一般模式分析——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例[J]
.学理论,2011(28):88-90.
被引量:5
2
朱力,谭贤楚.
我国救灾的社会动员机制探讨[J]
.东岳论丛,2011,32(6):40-46.
被引量:27
3
李萍.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机制的演变与发展[J]
.经济师,2011(6):33-34.
被引量:7
4
骆郁廷,甘泉.
论社会动员的实践价值[J]
.江汉论坛,2010(10):123-126.
被引量:9
5
付玉辉.
十二个关键词透视微博客——传播学视野下的微播客现象[J]
.中国传媒科技,2010(9):62-64.
被引量:8
6
李不难.
化解网络社会动员中消极行动力量的思考[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23(3):32-34.
被引量:5
7
陈思.
社会动员机制在处理重大事务中的功能[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2):138-139.
被引量:2
8
俞鸿.
网络动员:如何从虚拟到现实?[J]
.东南传播,2010(1):74-75.
被引量:10
9
费爱华.
新形势下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9(8):53-56.
被引量:28
10
http://weibo.com/jiejiuqier?topnav=1&topsug=1 .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徐春婧.
中国电视媒体关于“5·12”汶川地震报道的突破——以央视媒体为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84.
被引量:2
2
王奋宇.
论社会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的内化及其过程[J]
.社会学研究,1988(5):115-126.
被引量:17
3
龙太江.
社会动员与危机管理[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39-41.
被引量:18
4
李学举.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4(8):23-26.
被引量:29
5
庄雅仲.
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J]
.社会学研究,2005(2):176-197.
被引量:32
6
桂勇.
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8.
被引量:40
7
夏少琼.
建国以来社会动员制度的变迁[J]
.唯实,2006(2):12-14.
被引量:23
8
周治滨,付建明,吴宏放.
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J]
.理论与改革,2006(3):57-61.
被引量:5
9
施芸卿.
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07(2):80-110.
被引量:75
10
邓万春.
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65-7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83
1
徐景妍.
新冠肺炎下社区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贵溪市X社区为例[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1):6-10.
被引量:3
2
胡雨濛.
“防疫”标语的健康动员:话语策略、框架与权力结构[J]
.国际新闻界,2021,43(5):86-105.
被引量:16
3
刘威.
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
.东南学术,2010(4):53-60.
被引量:17
4
郑欣.
政府传播影响力分析:一种社会动员的视角[J]
.学海,2011(1):124-129.
被引量:6
5
王有加.
论公民网络政治动员及有序引导[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12(2):166-168.
被引量:2
6
禹卫华.
微博虚假信息传播的新问题与应对——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J]
.新闻记者,2011(5):67-70.
被引量:17
7
范洪,何跃,马素伟.
3G时代青年自组织网络化社会动员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2-76.
被引量:10
8
胡俊修,李美佳.
建国以来的辛亥革命纪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视角[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5):42-48.
被引量:7
9
王莹.
从三种传媒经济理论看微博[J]
.今传媒,2011,19(12):88-90.
被引量:4
10
汪迪棣,王鹏.
救灾物资经济管理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2(2):84-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梁颐,刘华.
互联网赋权研究:进程与问题[J]
.东南传播,2013(4):14-17.
被引量:20
2
张继焦.
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
.民族研究,2004(6):50-59.
被引量:66
3
范斌.
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
.学术研究,2004(12):73-78.
被引量:272
4
沈毅.
现代社区整合的内在机制——兼论中西文化伦理及社会联结方式之差异[J]
.学海,2006(3):31-35.
被引量:3
5
阎云翔.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
.社会学研究,2006(4):201-213.
被引量:356
6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2.
7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汶川地震救援工作报告[R].2009.34-41.
9
陈占江.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J]
.社会学,2007(4):13-20.
被引量:15
10
Perkins, D. D. & Zimmerman, M. A. (1995).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 (5), 569-579.
引证文献
3
1
王少泉,冀梦晅.
当代中国新媒体、城市动员与社会资本相关性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13(4):40-45.
被引量:4
2
陈韵博.
劳工NGO的微博赋权分析:以深圳“小小草”遭遇逼迁事件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14,36(11):51-64.
被引量:17
3
李喜霞.
当代传播网络与微博集合行为[J]
.社科纵横,2017,32(8):127-1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经璨瑗.
微博维权事件中的发布者研究——基于100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6):55-61.
2
周海晏.
“电子动员”的异化: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个案研究[J]
.新闻大学,2014(5):88-95.
被引量:4
3
吴麟.
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一个有待深垦的领域[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8):53-57.
被引量:1
4
李艳,白杰.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与微博传播——以四个不同定位的微博为例[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6):69-77.
被引量:2
5
冯强,李孝祥.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以“记者S被打事件”为个案[J]
.新闻界,2016(13):17-22.
6
冷涛.
技术赋权与政策学习网络的转变:以微博热议PM2.5事件为例[J]
.电子政务,2017(1):87-94.
7
张伟伟,郭小安.
新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赋权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2):63-67.
被引量:5
8
黄荣贵.
网络场域、文化认同与劳工关注社群 基于话题模型与社群侦测的大数据分析[J]
.社会,2017,37(2):26-50.
被引量:28
9
李红艳,李硕.
社会化媒体中的“代表”实践——基于新浪微博“急救门”事件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5):47-51.
被引量:2
10
高传智.
外力推动模式社交媒体赋权的经验考察——基于两个模式个案的比较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8):133-139.
被引量:4
1
陈洁琪,方晴.
公共事件的微博传播模式——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为例[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1):71-72.
被引量:4
2
韩峰,高红超.
微博传播与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J]
.新闻世界,2012(4):102-103.
3
邓洁琼.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以新浪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9):246-246.
4
刘荔.
浅论微博热议对公共事件的影响——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J]
.新闻世界,2011(8):120-121.
被引量:5
5
章爽.
帮孩子回家 科技助力公益[J]
.社会与公益,2013,4(3):56-56.
6
杨菁菁.
公共事件中微博的能量传播[J]
.民营科技,2014(9):280-280.
被引量:1
7
薛国林,何子君.
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1(3):90-92.
被引量:2
8
史潇曼.
由“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讨论公众参与的可能性[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2X):116-116.
被引量:1
9
敏敏.
转发微博引发的“惨案”[J]
.消费,2011(11):2-2.
10
姜艳.
微博“打拐”[J]
.网络传播,2011(3):70-71.
现代视听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