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两个问题——和任学良先生商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任学良先生的《汉语造词法》在关于词的定义、关于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关系以及造词法体系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于一些词的结构和意义也作了较好的分析。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是一部带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但是通读全书,发现它也有不少的问题值得商榷。
作者
谭达
出处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89年第6期29-32,共4页
Thinking and Wisdom
关键词
构词法
造词法体系
结构形式
句法学
综合式
结构方式
汉语造词
词素
语言
作者
分类号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3
1
刘兰民.
汉语修辞造词法初探[J]
.语言文字应用,2007(S1):160-165.
被引量:11
2
刘兰民.
试论影响汉语造词的因素[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20-122.
被引量:7
3
苑春法,黄昌宁.
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2):8-13.
被引量:89
4
葛本仪.
汉语的造词与构词[J]
.文史哲,1985(4):30-35.
被引量:8
5
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64-72.
被引量:15
6
胡中文.
试析比喻构造汉语新词语[J]
.语文研究,1999(4):19-26.
被引量:10
7
凌云.
汉语义素运动造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108-115.
被引量:4
8
史锡尧.
动词、形容词的比喻造词[J]
.当代修辞学,1995(2):18-19.
被引量:11
9
岳长顺.
论类推创造新词[J]
.世界汉语教学,1993,7(2):116-119.
被引量:10
10
沈孟璎.
修辞方式的渗入与新词语的创造[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93-10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占勇.
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2006(9):86-90.
被引量:5
2
刘宗保.
现代汉语造词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2014(1):83-90.
被引量:7
3
李薇.
构词法与造词法的区别[J]
.语文学刊,2016,36(18):30-3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占勇.
关于汉语“语素”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3):102-108.
2
黄后男.
从复合词“名+量”结构探讨词法与句法的不一致性[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26-27.
3
占勇,杨爱姣.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三音词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685-690.
被引量:2
4
刘秀梅.
汉语复合词和语素关系研究述评[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9):76-80.
被引量:2
5
陈练军.
汉语复合词历时研究述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2):110-119.
被引量:3
6
李军华,郭定芹.
委婉语构造原则的认知阐释[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2):110-116.
被引量:3
7
刘宗保.
基于认知的“X球”类复合名词造词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5):91-99.
被引量:2
8
张弛.
从“爆米花”到“鸡米花”的造词机理[J]
.现代语文,2018(1):12-14.
9
刘丹丹.
作为称谓的N_1+N_2式定中粘合结构的语义模式[J]
.现代语文,2018(1):76-81.
10
刘宗保.
基于认知的“马X”类复合名词造词研究[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4):38-44.
1
石鹏飞.
循道而得就是“道德”——从老子的“道德”一词说开去[J]
.企业与市场,2005(5):29-29.
2
马亮.
意义与分析性:争论与评价[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17-21.
3
刘景丽.
谈造词与构词[J]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1989(6):32-35.
4
马红骊,方芸秋,G.Luer,U.Laβ,D.Becker,R.Heuermann.
构词法对无意识加工的影响——中德数字启动效应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1993,16(1):8-14.
5
乐伟国.
神通广大的“-er”[J]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08(9):34-34.
6
马亮.
逻辑与科学合理性——R·卡尔纳普科学逻辑初评[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7-14.
7
张志立.
论语根造词法[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4-7.
8
路云,陈绂.
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名”组合复合词构词法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9(1):144-144.
被引量:1
9
佚名.
这本书烧出了一条锋锐的路[J]
.新商务周刊,2016,0(8):83-83.
10
胡瑞娜.
范·弗拉森与后现代“趋向”之间的关联[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2):40-45.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8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