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综合型通史式中国文学史撰述体例上的一般做法提出驳议。认为首先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加强文体的体裁、语体和风格三层面在文学史中的结构性地位,这是保持文学史的“文学性”的客观基础。其次,在确立历时文体学的前提下,文学史撰述体例中的分期标准、评判文体价值的原则、“综合型”与“通史式”的兼顾等问题才能得到妥当处理。
作者
叶岗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2-30,共9页
Journal of Shaox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体意识
文体演变
作家作品
文体价值
文学作品
文学传统
文学历史
分期标准
文学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邢铁华.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史分期疏议[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3):173-182.
被引量:1
2
戴燕.
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论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J]
.文学遗产,1996(6):4-15.
被引量:21
3
张荣翼.
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J]
.学术研究,1996(1):69-72.
被引量:2
4
王国维.
《人间词话》[J]
.化工高等教育,1988,5(1).
被引量:303
共引文献
323
1
柳燕.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元代别集的文学史意义探析[J]
.四库学,2019,0(2):47-75.
2
李静.
内部反思与世界之网——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主体性问题[J]
.南方文坛,2024(3):84-89.
3
杨双林.
京沪消费函数分析[J]
.中国市场,2006(22):63-64.
4
王利伟.
浅谈山水文化中的人性关怀[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53-55.
被引量:2
5
赵晓岚.
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J]
.文学评论,2000(3):82-91.
被引量:16
6
杜成,马万伦.
锦瑟无端五十铉,一铉一柱思华年——浅论李商隐的幕府生活与抒情诗创作[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1(1):48-52.
7
孙正华,胡朝刚.
吉狄马加诗歌意象散论[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2):41-45.
被引量:2
8
张光兴.
道法自然与书法之美[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2):7-11.
9
杨金梅.
论五代、两宋词的南方化历程[J]
.学术探索,2004(7):107-111.
10
辛晓玲,赵建新.
《红楼梦》意境论(续)[J]
.社科纵横,2002,17(3):55-59.
同被引文献
7
1
林校生.
历史叙事的时间框架[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6):67-71.
被引量:1
2
董欣洁.
西方通史类全球史编纂中的历史分期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6):103-110.
被引量:3
3
林校生.
西方历史哲学的产生与中国传统史学的转轨[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3-18.
被引量:1
4
周保欣,荆亚平.
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J]
.人文杂志,2013(6):46-54.
被引量:3
5
赵苗.
久保天随和他的中国文学史[J]
.文史知识,2014(4):107-113.
被引量:3
6
方维保.
“诗”“Poetry”的对译与中国纯文学观念的初期演化[J]
.文艺争鸣,2021(3):38-46.
被引量:1
7
高树海.
中国文学史初创期的“南黄北林”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115-11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方维保.
中国文学通史初创期“宏观时间框架”的形成[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13(4):55-65.
1
黄维钧.
也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16(1):42-45.
2
潘晓泉.
文体演变的内在动力[J]
.江淮论坛,1990(2):90-95.
3
刘恩波.
未被现实“关住”的心灵探索——刍议于晓威的小说[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5-9.
4
赵德馨.
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史的分期問題[J]
.学术月刊,1960,4(4):50-59.
5
茅家琦.
讀“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史的分期問题”[J]
.学术月刊,1960,4(8):49-56.
6
郭煜中.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标准问题的讨论[J]
.学术月刊,1959,3(10):80-83.
被引量:1
7
张傳仁.
1919年应作为中国現代經济史的起点——和郭庠林、赵德馨、茅家琦等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60,4(12):51-54.
8
董晓萍.
论明清民俗文艺运动的基本特征[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6):97-101.
9
朱悦雄.
关于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四点看法[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X):71-76.
10
李士彪.
七体:文体演变的缩影[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5):83-85.
被引量: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