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脾阴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六十年代中期刘普希先生《脾阴及临床意义初探》一文发表以来,脾阴虚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脾阴的概念一般认为脾阴就是由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膏脂等精微物质,介于阴阳之间,似气似血。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0-51,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阴虚 病因 诊断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8

  • 1戴豪良,陈泽霖,宋庆礼.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7-9. 被引量:13
  • 2魏睦新,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年,1期,53页
  • 3魏睦新,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年,2期,8页
  • 4贝叔英,浙江中医,1988年,1期,1页
  • 5魏睦新,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4期,202页
  • 6夏连俊,山东中医,1987年,3期,4页
  • 7潘文奎,新疆中医药,1987年,2期,12页
  • 8贝叔英,中医杂志,1987年,4期,54页
  • 9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987年
  • 10伊藤良,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年,2期,8页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3

  • 1贝叔英,陈德珍,魏睦新.皮温测定对脾阴虚证诊断价值初探[J]中医杂志,1987(04).
  • 2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3曹安来,杨明生.小儿脾阴虚探讨[J].新中医,1991,23(12):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