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探讨
被引量:
1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curriculu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程。从多个方面对“整合”进行了阐述,并作为一个课题提出,以期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师对“整合”的关注,并投身于“整合”的实践中去。
作者
裘伯川
机构地区
北京教科院基教中心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7-39,共3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学科
课程整合
学科改革
教学环境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Q-4 [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1
孙世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点实践性建议[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3):38-40.
被引量:2
2
徐勇.
基于校园网的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18-20.
被引量:1
3
章剑卫,姚灶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01(8):36-37.
被引量:177
4
刘德亮,黎加厚.
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
.中国电化教育,2002(1):5-8.
被引量:125
5
陈光磊,王智红.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4,39(6):39-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白冠军,任衍钢.
网络环境下高师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3):63-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洪贵资.
高职生物教学中比喻的魅力[J]
.赤子,2016(19).
2
吴波.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网络教学策略研究——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20(6):27-28.
1
丁新丽,张咏梅,张应龙,崔向珍.
高职《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S1):3-4.
2
李幂.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做法和体会[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206-206.
3
何小微.
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109-109.
4
姚世鸿,王景佑,程光忠.
《遗传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8(1):60-63.
被引量:1
5
潘睿.
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对策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80-180.
6
杨秋红.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浅谈[J]
.科技信息,2012(32):353-353.
被引量:4
7
马秋兰,石春海,何法才,姜友斌.
信息技术与遗传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及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4(2):55-56.
被引量:7
8
王志芳.
小议如何实现生物的研究性学习[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4):71-71.
9
吴泉兴,刘向东.
信息技术与遗传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体会[J]
.中国农业教育,2003,4(4):32-33.
被引量:3
10
李亚龙.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生命世界,2010(4):94-96.
被引量:10
生物学通报
200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