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被引量:
5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national common psychology charact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
作者
徐黎丽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民族心理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12
1
韩忠太.
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兼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J]
.云南社会科学,1999(5):55-61.
被引量:14
2
戴桂斌.
略论民族心理[J]
.青海社会科学,1988(1):86-90.
被引量:19
3
秦殿才.
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39-41.
被引量:9
4
荣.苏赫.
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42-46.
被引量:8
5
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J].学术论坛,1990,(2).
6
李尚凯.
论民族心理之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2(1):27-33.
被引量:21
7
熊锡元.
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J]
.民族研究,1983(4):1-7.
被引量:10
8
吴团英.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47-49.
被引量:6
9
吴团英.
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J]
.求是学刊,1982,9(2):38-43.
被引量:4
10
顾学津.
民族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1):102-10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姜永兴.
风俗习惯不能列为民族构成要素[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2):55-58.
被引量:2
2
蓝建宇.
论壮族思想意识、心理结构及其中之卑弱成分[J]
.广西民族研究,1988(4):7-16.
被引量:4
3
吴团英.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47-49.
被引量:6
4
韩忠太.
试论民族心理研究的地位和作用[J]
.心理学探新,1985,10(3):65-70.
被引量:2
5
H.C.Triandis,魏明庠.
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J]
.心理学报,1983,15(3):306-310.
被引量:10
6
修世华.
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1):48-5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3
1
周越.
信息加工视角下素养的概念和结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6):108-115.
2
路斌,刘勇,董清风,王军辉.
从发展经济学看我国农业问题[J]
.中国市场,2006(35):16-16.
被引量:1
3
贺国安.
研究民族特征的方法论原则[J]
.云南社会科学,1991(1):39-45.
4
李琼.
浅析民族心理素质在民族院校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J]
.青海民族研究,1990,1(1):77-81.
5
李芳芳,张栋.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J]
.商,2012(12):151-151.
6
易明.
增强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J]
.传承,2009,0(12):108-109.
7
张世富.
浅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2):66-69.
被引量:8
8
徐黎丽.
论民族心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
.青海社会科学,2005(4):131-134.
被引量:12
9
高永久.
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5):20-24.
被引量:68
10
李静,刘有安.
制约藏族妇女发展的民族心理因素及其成因[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40-4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8
1
宋锦海.
从全民族思想任务的提出看俄罗斯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98(1):52-60.
被引量:1
2
张践.
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J]
.民族研究,1985(4):7-11.
被引量:3
3
石国义.
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辩[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64-66.
被引量:9
4
南文渊.
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J]
.青海民族研究,1997,8(3):32-39.
被引量:7
5
施国光.
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 适应现代化的需要[J]
.浙江社会科学,1992(2):43-46.
被引量:1
6
李尚凯.
论民族心理之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2(1):27-33.
被引量:21
7
周星.
民族心理论[J]
.宁夏社会科学,1991(3):45-51.
被引量:2
8
苏世同.
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的建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2(4):15-19.
被引量:9
9
施建业.
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J]
.北京社会科学,1991(4):67-73.
被引量:1
10
荣丽贞.
蒙古族祭祀习俗与民族心理浅述[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8(6):35-3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舒丽丽,刘娴贤.
查腊:和谐共居的胜境——怒族社会中的多元宗教文化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7):1-4.
被引量:2
2
卢绍君.
民族心理、社会现代化与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兼论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未来方向[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2(3):1-9.
被引量:2
3
徐黎丽.
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民族研究,2002(6):95-103.
被引量:35
4
房栋,袁爱荣.
核心价值观教育下如何看待民族大学生民族宗教情结[J]
.改革与开放,2012(10X):130-131.
5
李天雪.
论宗教对民族心理的渗透作用[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8-6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靳海波.
宗教对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从宗教与民族各要素关系看[J]
.西藏发展论坛,2010(1):23-26.
被引量:1
2
董莉,闻素霞.
国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研究述评[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3):165-167.
3
张进辅.
关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构想[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3):74-78.
被引量:20
4
尹可丽.
族群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85-89.
被引量:11
5
曾维希,张进辅.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82-86.
被引量:68
6
郑涌.
价值观的新课题:文化变迁中的西南民族价值传承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64-67.
被引量:3
7
植凤英,张进辅.
论民族心理学研究中质与量的整合[J]
.民族研究,2007(6):33-40.
被引量:14
8
植凤英,张进辅.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及出路[J]
.广西民族研究,2007(4):11-15.
被引量:5
9
魏国红.
加强民族交往 和谐民族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3-17.
被引量:12
10
植凤英,张进辅.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及出路[J]
.心理学探新,2008,28(1):7-11.
被引量:6
1
熊锡元.
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J]
.民族研究,1983(4):1-7.
被引量:10
2
额尔敦,乌力更.
浅论草原文化三要素[J]
.理论研究,2007(3):44-46.
被引量:3
3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1983年总目录[J]
.民族研究,1983(6):80-81.
被引量:1
4
顾学津.
民族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1):102-104.
被引量:6
5
赵连章,马凤龙.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6(3):94-97.
6
王三北.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68-72.
被引量:4
7
吴团英.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47-49.
被引量:6
8
杨志强.
试析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意识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1993,13(1):55-58.
9
熊锡元.
与刘克甫书再谈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问题[J]
.民族研究,1989(4):14-18.
被引量:10
10
何晓芳.
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辨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3):20-25.
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