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奇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Study progressing on Artemisia anomala S.Moo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奇蒿的植物资源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奇蒿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奇蒿的生药学、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结果 :奇蒿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 ,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奇蒿在我国资源丰富 ,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并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者
年华
郑汉臣
秦路平
张巧燕
机构地区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出处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5-309,共5页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关键词
奇蒿
植物资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22
1
洪永福,李医明,许怀勇,郭学敏.
南刘寄奴挥发油成分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4):399-399.
被引量:8
2
肖永庆.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J].药学学报,1984,19(12):909-913.
3
肖永庆.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6,28(3):307-310.
4
吴巧凤.
六月霜中总黄酮和元素含量的分析[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0,7(5):59-61.
被引量:10
5
Jakupovic J,Chen Z L,Bohlmann F.Artanomaloide, a dimeric guaianolide and phenylalanine derivatives from Artemisia anomala[J].Phytochemistry,1987,26(10):2777.
6
张虹,许钢,汪如新.
奇蒿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1):33-35.
被引量:3
7
方修贵,郑益清,王桂林.
六月霜及其饮品的开发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1,22(1):61-62.
被引量:4
8
潘颖宜,孙文忠,郭忻,金若敏,符胜光.
南刘寄奴和北刘寄奴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成药,1998,20(7):45-47.
被引量:11
9
吕国华,李晶,周江南,李康华.
腰椎间盘组织的炎症诱导效应的实验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26(6):531-533.
被引量:9
10
刘运德,杨湘龙,齐新,胡国武,朱元元.
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陈思锋,吴中立.
体液和组织磷脂酶A_2简便快速测定法[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10(3):254-256.
被引量:210
2
薛德华,赵健,王春根,杨路.
鬼针草茎叶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
.基层中药杂志,1996,10(1):39-40.
被引量:12
3
刘兴有 刁有祥.食品理化检验学[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56.
5
姚岳.-[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7,(3):38-38.
6
陈修源.-[J].中草药,1992,15(2):39-39.
7
冉先德.中华药海[M].哈尔滨出版社,1996,321.1123.
8
[1]全国中草药汇编委员会.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版)[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9
[4]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手册(第2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0
[5]郑用熙.数理统计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
90
1
吴巧凤,余陈欢,刘丹华.
不同产地六月霜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286-287.
被引量:1
2
谭蔚锋,杨超,邢新,秦路平,年华.
奇蒿在外科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S1):76-78.
被引量:1
3
唐琛霞,阮金兰.
两种刘寄奴的挥发油成分比较[J]
.医药导报,2004,23(9):674-675.
被引量:3
4
王晓,时新刚,郑成超,刘建华.
牡丹花提取物清除活性氧及对·OH引发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7):55-58.
被引量:45
5
陈忻,胡秀梅,洪祥乐.
丙酮酸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8):110-113.
被引量:6
6
陈纯馨,陈忻,刘爱文,郑健英.
榴莲壳提取液抗亚硝化反应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2):89-91.
被引量:13
7
陈忻,刘爱文,陈纯馨,梁颖妍,洪祥乐.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J]
.精细化工,2005,22(3):209-211.
被引量:20
8
李福伟,王晓,邓煜光,杜金华.
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35-38.
被引量:3
9
张艳萍,张虹.
气相色谱法分析奇蒿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2):108-110.
被引量:13
10
戴小军,刘延庆,梅全喜.
蒿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5,28(3):243-247.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84
1
金文斌,张虹.
六月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86-387.
被引量:1
2
唐琛霞,阮金兰.
两种刘寄奴的挥发油成分比较[J]
.医药导报,2004,23(9):674-675.
被引量:3
3
谢韬,梁敬钰,刘净,王敏,魏秀丽,杨春华.
滨蒿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5):401-403.
被引量:38
4
杜华洲,罗集鹏.
刘寄奴的本草考证及紫外光谱法鉴别[J]
.中药材,2004,27(9):638-640.
被引量:7
5
朱敏,范建霞,程利南.
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137-141.
被引量:110
6
申阿东,杨永弘.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27例临床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1993,31(2):69-71.
被引量:16
7
杨福全,欧庆瑜,俞惟乐.
驴驴蒿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3):166-167.
被引量:7
8
何春年,王春兰,郭顺星,杨峻山,肖培根.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Ⅲ[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259-262.
被引量:48
9
刘运德,杨湘龙,齐新,胡国武,朱元元.
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被引量:9
10
郑建普,卞卡,可燕,Murad Ferid.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6):659-663.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0
1
章丹丹,Jessica T.Li,章李军,高月红,潘一峰,李亚娟,卞卡.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的刘寄奴总黄酮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作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70-73.
被引量:5
2
胡幼华,齐陈泽.
绒毛奇蒿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11):49-51.
3
吴惠岭,郑云燕,傅剑云,夏勇,鹿伟,宋燕华,蔡德雷,严峻.
六月霜的安全性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19-1922.
被引量:4
4
田富饶,张琳,田景奎,周文明.
南刘寄奴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5):362-365.
被引量:16
5
谭蔚锋,王靖,邢新,秦路平.
中药奇蒿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101-104.
被引量:13
6
郑云燕,蔡德雷,严峻,宋燕华,吴惠岭,傅剑云.
六月霜饮料原浆对SD大鼠致畸作用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79-2481.
被引量:1
7
于文强.
刘寄奴为主药治疗91例胃柿石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2):10-11.
被引量:2
8
潘一峰,章丹丹,凌霜,张洪平,卞化石,卞卡.
南刘寄奴总黄酮体外抗血管炎症的机制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597-2602.
被引量:10
9
邱智泉,曹青青,谭蔚锋,周瑾,吕磊.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奇蒿中异泽兰黄素和奇蒿黄酮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2):163-166.
被引量:5
10
陈俊,曹青青,吕磊,梁李娟,周许薇,谭蔚锋.
刘寄奴化学成分及其水煎液抗菌活性的研究[J]
.中南药学,2022,20(12):2752-27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郑金芳,刘小宝,漆俊芬.
HPLC法测定刘寄奴中7-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2):119-119.
2
章丹丹,潘一峰,唐宁,华晓东,卞卡.
刘寄奴抗炎组分筛选及其机制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67-71.
被引量:27
3
贾陆,郭海波,敬林林,周胜安,孔德云.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Ⅱ.酚酸类等化学成分[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0):746-749.
被引量:26
4
赵磊,张艳,李冲,吴定慧,余晓晖.
金沙绢毛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595-596.
被引量:2
5
李天磊,殷献华,潘卫东,杨娟,梁光义.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10,33(1):55-57.
被引量:9
6
温晶,史海明,昝珂,刘艳芳,周雨虹,陈玉平,屠鹏飞.
刘寄奴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10,41(6):870-873.
被引量:21
7
温晶,史海明,刘艳芳,昝珂,周雨虹,陈玉平,屠鹏飞.
刘寄奴黄酮类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27-1830.
被引量:16
8
贾陆,毕跃峰,敬林林,郭海波,周胜安,孔德云.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4):1054-1056.
被引量:25
9
李丰,朱训,陈敏,周英.
川楝子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10,33(6):910-912.
被引量:22
10
郑云燕,蔡德雷,严峻,宋燕华,吴惠岭,傅剑云.
六月霜饮料原浆对SD大鼠致畸作用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79-2481.
被引量:1
1
杜昕.
奇蒿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8).
被引量:3
2
刘运德,杨湘龙,齐新,胡国武,朱元元.
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7.
被引量:9
3
许怀勇.
奇蒿中挥发油的分析[J]
.中成药,1999,21(5):252-253.
被引量:3
4
修国珍,何春招.
奇蒿乳兔汤治疗婴幼儿腹泻86例[J]
.福建中医药,1997,28(2):7-7.
被引量:3
5
张滋明,苏占辉,刘学军,李晓刚,武文杰,张小红,郝艳芬,高俊玲.
兴安升麻地上部分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4,9(12):1701-1703.
被引量:4
6
张虹,许钢,汪如新.
奇蒿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1):33-35.
被引量:3
7
唐琛霞,阮金兰.
两种刘寄奴的挥发油成分比较[J]
.医药导报,2004,23(9):674-675.
被引量:3
8
刘国应.
刘寄奴的传说[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0(11):43-43.
9
年华,秦路平,郑汉臣,张巧燕,邢新.
奇蒿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2):1385-1387.
被引量:3
10
汪建平,蔡炜坚,张桢漪,付琼.
中药奇蒿与白苞蒿的生药学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3):32-32.
被引量:6
药学实践杂志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