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民族”改“跨界人民”仍会造成新的歧义——与朱伦先生商榷
被引量:5
出处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World People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72
-
1孙志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14-18. 被引量:2
-
2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J].民族研究,1999(6):1-5. 被引量:48
-
3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6-13. 被引量:70
-
4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J].民族研究,1999(6):14-20. 被引量:62
-
5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
6王兴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1(6):17-21. 被引量:3
-
7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4):49-53. 被引量:42
-
8罗树杰.还是使用“跨国民族”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3):57-57. 被引量:10
-
9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04(5):89-93. 被引量:57
-
10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89-97.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龚浩群.中国东南亚研究的人类学路径:回顾与反思[J].东南亚研究,2021(6):17-29. 被引量:3
-
2周建新,杨啸.中国跨国民族研究的脉络与趋势[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6):1-9. 被引量:2
-
3熊威.跨境流动、污名话语与国家认同:基于中缅边境田野调查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3):64-70. 被引量:1
-
4周建新.跨国民族研究:中国的话语建构与表达[J].世界民族,2020(5):1-12. 被引量:5
-
5李静玮.论边疆民族志的视角与本土化[J].中国边疆学,2021(2):21-40. 被引量:1
-
6王越平.泰缅边境达拉昂人的迁移、族群裂变与跨国民族治理[J].世界民族,2022(2):36-48.
-
7杨猛.“和平跨居”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分析--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0(3):59-68. 被引量:1
-
8程中兴.世界普遍交往语境下边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周边安全、区域发展与国家认同[J].思想战线,2022,48(6):94-103. 被引量:2
-
9汪金国,杨忞.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之间的跨国民族——列兹金人问题论析[J].西伯利亚研究,2023(1):53-65.
-
10周建新.我的边疆情结与跨国民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3):1-8. 被引量:1
-
1丁延松.“跨界民族”概念辨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9-23. 被引量:10
-
2张建军.近二十年民族分离主义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40-45. 被引量:2
-
3吴日清.红与专是对立面的统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83-86.
-
4张友国.亚文化、民族认同与民族分离主义[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180-184. 被引量:12
-
5金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黑格尔在历史观上的贡献[J].人文杂志,1982(1):48-52.
-
6吴兴唐.回顾1992——冷战后的第一年[J].世界知识,1993(1):2-3.
-
7纵瑞华.关于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4):89-93.
-
8司马英.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在阿拉伯政治统一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4(3):16-27. 被引量:1
-
9熊铁基.重评《吕氏春秋》[J].江汉论坛,1979(4):77-83. 被引量:3
-
10何跃,何琍.全球化与种族冲突[J].思想战线,2001,27(4):1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