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待效应的反思
被引量:2
Reflect of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二级参考文献8
1 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J] .教育研究,1998,19(11):19-24. 被引量:49
2 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 .教育科学,1993(3):5-9. 被引量:52
3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 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 D·C·诺恩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 陈若敏.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转变与活动教学政策[J].初等教育,1991,2(1).
6 石佩臣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
7 霍华德·加德纳.通过个人化教育培养多样性:对重新理解人类智能的意义[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8,(3).
8 [美]特纳(Torner,J·H) 著,吴曲辉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195
1 胡小红.5G时代创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5):238-239.
2 陈敬干.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的现状和策略[J] .华章(初中读写),2007(6):66-66.
3 谷陟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冲突研究述评[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2):66-69. 被引量:2
4 唐毅.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成因浅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05(2):49-50.
5 姚婧,谭晓园.论主体性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2):10-13. 被引量:3
6 蒋香玲,李长伟.浅谈师生关系职业化及其对高校管理的影响[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53-55.
7 朱敏.试论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评价的原则[J] .成才之路,2008,0(35):8-8.
8 邬志辉,陈学军,王海英.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指标框架研究[J] .中小学管理,2004(6):19-22. 被引量:6
9 彭阳红,沈翰.“消解”还是“重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权威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16-17. 被引量:10
10 袁红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冲突的案例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04(5):37-39.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5
1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0.
2 [2]Rosenthal,R.and Jacobson,L.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8.
3 [3]Good.homas L.and Brophy,Jere E.,Changing Teacher and Student Behavior: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4(6).
4 [4]Carl Braun.Teacher Expectation:Sociopsychological Dynamic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6(2).
5 [5]徐晓琼."对话"--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EB/OL].http://www.cxbpzx.com/Article.asp?ArtID-147,2006-11-21.
二级引证文献8
1 王峰.论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55-57. 被引量:3
2 吕燕.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体验式英语网络生态链模式中的运用——一项促进高水平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的个案研究[J] .大家,2010(23):170-170.
3 马芳,宋建华.教师期待效应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意义[J] .中华护理教育,2009,6(2):82-84. 被引量:1
4 王声平.“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家园合作之优化[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1):54-55. 被引量:1
5 李素满.论教师期望效应理论在高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4):139-140.
6 李朝红.探究大学外语教学的德育隐性功能[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2):52-53. 被引量:8
7 李朝红.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衔接[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136-140. 被引量:9
8 吴进,杨宇航,李利强.“负能”还是“赋能”: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理论认识、现实羁绊与实践路径[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4(3):68-78.
1 汪波,王爱玲.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2):47-50. 被引量:17
2 彭卓.论教师期待效应及其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49-50. 被引量:8
3 王妍.论教师期待效应[J] .科教导刊,2013(16):50-50. 被引量:3
4 王惠来,汪波.论教师期待效应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5):22-27. 被引量:13
5 顾佳希.从教师期待效应看学业不良学生[J] .考试周刊,2009(40):218-219.
6 杨洪松,苟增强.教师期待效应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意义[J]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7(3). 被引量:3
7 王悦.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9):160-161. 被引量:3
8 陈宁,张庆林.教师期待效应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6(6):78-79. 被引量:9
9 吕慧琴.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期待[J] .中国培训,2015(11X):146-146. 被引量:1
10 卜秀梅,常宁.教师期待效应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4):1024-1025. 被引量:3
;